- 基本解释
也被称作“墨敕斜封官”,是唐朝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由于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
- 基本含义
- 指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选拔和任用官员。
- 详细解释
- 斜封官原指明明不符合资格或条件的人被任命为官员,违背了选拔官员的正常程序。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形容官员选拔任用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官员选拔任用不公正、不合理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中的不公正行为。
- 故事起源
- 斜封官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在古代,选拔官员的程序和标准非常重要,但有时候会出现权力滥用、任人唯亲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一些不合格或不适任的人被任命为官员,被称为“斜封官”。
- 词语结构
- 斜封官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字“斜”表示不正常、不合理,第二个字“封官”表示任命为官员。
-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高层领导都是斜封官,他们没有实际能力,只是凭关系上位。2. 这个选拔委员会一向斜封官,导致很多有才能的人被忽视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斜封官”与不公正、不合理的官员选拔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些不合格的人被斜着任命为官员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了解其中的规定和程序,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爸爸说有些领导是斜封官,他们不公正地任命了一些人。2. 初中生:这个电视剧里的主角是一个斜封官,他通过不正当手段成为了官员。3. 高中生:政府的人事任免中存在一些斜封官的问题,这不利于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