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周邵 ”。 周成王 时共同辅政的 周公 旦 和 召公 奭 的并称。两人分 陕 而治,皆有美政。《礼记·乐记》:“武乱皆坐, 周 召 之治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王逸 注:“ 周 , 周公 旦 也; 邵 , 邵公 奭 也。” 唐 张说 《诏宴薛王山池序》:“《二南》迈 周 召 之风,百辟形金石之咏者也。” 清 金农 《怀甬东邢十九叔秋试》诗之二:“白头未嫁守家机, 周 召 餘风好发挥。”
- 基本含义
- 周召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周围的人都向他召集过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有很大的号召力。
- 详细解释
- 周召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周指的是周围的人,召指的是召集。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声望很高,周围的人都会被他召集过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很大的号召力,能够聚集大量的人或资源。
- 使用场景
- 周召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团体中的影响力很大,能够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行动。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者或团队的领导能力强,能够团结大家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 故事起源
- 关于周召的故事起源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可以通过联想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周召的“周”指的是“周围”,而“召”指的是“召集”。在古代,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时,周围的人都会被他召集过来,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周召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语组成。
- 例句
- 1. 他的号召力很强,每次召集大家参加活动都能有很多人响应,真是个周召之才。2. 这个团队的领导者非常有魅力,他的周召能力使得整个团队高效运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周围的人都向他召集过来”这个场景来记忆周召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的声望很高,周围的人都会被他召集过来,形成一个团体。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周召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一呼百应”、“万众一心”等,来扩展对于号召力和团结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非常厉害,他每次召集大家一起做活动,真是个周召之才。2. 初中生:我喜欢看篮球比赛,因为球场上的明星球员总能通过自己的周召能力带动全队。3. 高中生:他的演讲能力很强,每次在学校活动中发表讲话都能让全校师生为之动容,真是个周召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