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人对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感到极度愤怒和不满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对社会问题、政治事件或个人遭遇的强烈不满情绪。
- 例句
- 1. 他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感到愤疾。2. 她对政府的不作为感到愤疾。
- 基本含义
- 极度愤怒和不满
- 基本解释
亦作“ 愤嫉 ”。1.愤怒憎恶。《后汉书·党锢传序》:“ 膺 愈怀愤疾,竟案杀之。”《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縉绅,羣臣愤嫉,莫敢出气。” 章炳麟 《五无论》:“夫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此 庄生 所为愤嫉。”
(2).谓气愤不平。 宋 苏轼 《代吕大防乞录用吕诲子孙札子》:“﹝ 吕诲 ﹞虽处散地,未尝一日有忘朝廷之意。忧伤愤疾,以致殞没。”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愤怒和不满相关的成语,如“愤世嫉俗”、“悲愤填膺”等,以丰富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作弊行为感到愤疾,因为它不公平。2. 初中生:我对环境污染问题感到愤疾,我们应该保护地球。3. 高中生:我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感到愤疾,希望能够改变现状。4. 大学生:我对政府的腐败行为感到愤疾,希望能够推动社会变革。
-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句话:“愤疾然为诗,施行愿见贤。”这句话意味着愤怒和不满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斗志。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们对不公平和不正义感到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愤疾”这个成语与愤怒和不满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因为某种事情非常愤怒和不满,情绪激动到了极点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愤疾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愤”和“疾”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愤疾指的是愤怒和不满的情绪非常强烈和激烈。这个成语形容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感到非常愤怒和不满,情绪激动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