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木棉花的词语解释
木棉花的意思
拼音:mù mián huā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容貌或气质非常美丽纯洁,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地方或事物的美丽纯洁。
例句
1. 她的容貌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2. 这个地方的风景就像一朵木棉花一样美丽。
基本含义
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
基本解释

 木棉花是广东的特产,是广州的市花,五片拥有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饭碗那么大,迎着阳春自树顶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称英雄花,连它的坠落也分外的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一声落到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其他花卉成语,比如“牡丹花开”、“菊花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笑容像一朵木棉花一样美丽。2. 初中生:他的气质像木棉花一样纯洁。3. 高中生:这个地方的风景就像一片木棉花一样美丽。4. 大学生:她的容貌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故事起源
成语“木棉花”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她的容貌和气质就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因此,人们就用“木棉花”来形容一个人的美丽和纯洁。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木棉花”这个成语与木棉花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容貌或气质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像+木棉花
详细解释


 基本信息

拼音:MUMIANHUA

学名:Bombax ceiba

英文:Commen Bomhax Flower

花语:英雄之花

科属:木棉科 落叶大乔木

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

原产地: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又名攀枝花,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5米。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en:Bombax ceiba vi:G?o (cây)

木棉花的花语: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因为木棉花通常在3、4月份开花,所以4月11被定为木棉花的日子。

早在1931年,木棉花曾被定为广州市花。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将木棉花定为市花,更加深了广州市民对木棉的青睐和尊敬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m,常高于邻树,故名英雄树。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很长;早春先叶开花,花簇生于枝端,花冠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2cm,花瓣5,肉质,椭圆状倒卵形,长约9cm,外弯,边缘内卷,两面均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合生成管,排成3轮,最外轮集生为5束;蒴果甚大,木质,呈长圆形,可达15cm,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光滑,藏于白色毛内。

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花桔红色,3~4月开花,先开花后长叶,树形具阳刚之美。

文献记载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颂之。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1959年,广州市长朱光撰《望江南·广州好》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之句。

木棉花为广州市和高雄市市花。

木棉花亦为攀枝花市的市花,攀枝花市也是我国唯一以花名作为城市名的城市。

相关诗句

三月一十雨寒

“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宋 杨万里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宋 苏东坡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 南宋 刘克庄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清初 屈大均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复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明•屈大均《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

药用价值

来源: 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的干燥花朵。

原植物木棉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米;茎和大枝有短而粗的圆锥形硬刺,树皮灰白色。叶互生,掌状复叶具5~7片小叶;小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O~20厘米,宽5~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或稍狭,边全缘。花早春先叶开放,红色,直径约10厘米或更大,簇生于枝的近顶处;萼杯状,长3~4.5厘米,顶端5浅裂,裂片阔而钝;花瓣5片,肉质,长圆形,长8~1O厘米,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排成多轮,花丝基部合生。果大,木质,长10~15厘米,果瓣内面有丰富的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

喜生于气候干热的山地。分布海南、台湾、广西、云南和四川南部;广东及福建中部以南广为栽培。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至热带澳洲均有。

采收加工: 春季采摘或拾取盛开花朵。晒干。

药材性状: 花朵全长5~8厘米,干时皱缩,呈不规则的块状,多不具子房和花柄。花萼杯状,长2.5~4厘米,直径2~3厘米,顶端3~5裂,厚革质,甚脆,外表棕黑色,有纵皱纹,内面被灰黄色短绒毛。花瓣5片,皱缩或破碎,面棕黄色或深棕色,被星状毛,内面红棕色,星状毛较少;雄蕊多数,排成多列,基部合生,花药肾形,卷曲。气微,味淡微甘。以朵大完整,色棕黄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淡、涩,平。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常用量5~10克。

附注: 木棉的树皮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宣散风湿。

功用: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

性味: 淡、涩,平。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3.《岭南采药录》:消暑。

4.《中药新编》:利尿及健胃。

5.《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6.《广西中药志》:去湿毒,治恶疮。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

保健食谱

木棉花陈皮粥

原料:新鲜的木棉花30 克,陈皮10 克,粳米100 克,蜂蜜适量。

制作:木棉花和陈皮洗净,加水煎汁,去渣待用;粳米洗净,加水和木棉花陈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时,加入适量蜂蜜,稍煮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凉血止血,润肺止咳。

木棉花具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之功效,陈皮和蜂蜜能润肺止咳,粳米能健脾益胃。三者合用,更增加健脾利湿和润肺止咳的功能,对年老气虚者尤为适用。

木棉三花饮

原料:干木棉花瓣15 克,金银花10 克,白菊花10 克。

制作:木棉花瓣、金银花和白菊花洗净;加水煮沸,可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木棉花、金银花和白菊花都有清热作用,木棉花清热凉血、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菊花清肝明目,三者合用更增加清热凉血和止痢作用。在暑天,常饮本饮,还有解暑之功效。

木棉花鲫鱼汤

原料:鲫鱼一尾(约250 克),新鲜的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笋尖30 克,葱白、生姜、黄酒、盐、胡椒粉、味精适量。

制作:鲫鱼去鳃和内脏、洗净,沥干水分;木棉花瓣洗净、控水;蘑菇、竹笋尖切片;锅中油热时,先放入生姜、葱白煸出香气,再把鲫鱼放入锅中煎透,加水,并放入蘑菇、竹笋、木棉花瓣、黄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后以味精、盐调味盛盘。

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木棉花和鲫鱼都能清热利湿,鲫鱼还能健脾养胃,加上蘑菇和竹笋则味更鲜美,蘑菇中的多糖还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之功效。

木棉花虾仁豆腐

原料:新鲜的木棉花瓣30克,豆腐500 克,虾仁100 克,竹笋尖50 克,火腿30 克,青豆50 克,鸡汤、盐、味精、胡椒粉、生姜、葱白适量。

制作:木棉花瓣洗净、控水;虾仁洗净,控水待用;竹笋、火腿切丁,豆腐切成小块;锅中油热时,先把生姜、葱白煸出香气;再倒入虾仁、笋丁、火腿和青豆共炒;然后把虾仁、笋丁和豆腐等一起放入砂锅,加入木棉花瓣,倒入鸡汤共煮,以盐、味精和胡椒粉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解郁除烦。木棉花有清热利湿之功能,豆腐能解热除烦,竹笋能润肠,与虾仁、火腿、鸡汤共煨,不但气香味美,而且更增加清热利湿和凉血之功效。豆腐中的异黄酮还有抗氧化和防衰老作用。

木棉花菌菇汤

原料:新鲜木棉花瓣20 克,鲜平菇30 克,鲜蘑菇30 克,鲜杏鲍菇30 克,竹笋尖30 克,盐、味精、鸡汤适量。

制作:新鲜木棉花瓣洗净、焯水,待用;平菇、蘑菇、杏鲍菇、竹笋切薄片;将平菇、蘑菇、杏鲍菇、竹笋和木棉花等倒入锅内,加鸡汤和水共煮,以味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健脾和胃。

木棉花有清热凉血作用,竹笋有去滞消积功效。平菇、蘑菇、杏鲍菇等菌菇中的多糖有调节人体免疫和抗癌的功能。几者合用不但味美,而且功效增强。

嫁接繁育

1、砧木的培育

在攀市花市地区,木棉种子4月~5月成熟即可采收。由于种子含油量高,易变坏丧失萌发力,一般要求采后当年及时播种。苗床育苗采用条播和撒播,条播的行距20cm,深5cm,沟内点播种子。覆土2cm,表土盖草,播后6d~7d 开始发芽,13d~15d基本出齐。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除草,并适当间苗除草,注意病虫害防治。幼苗高4cm~5cm,有初生叶2片以上时,可移入营养袋,苗高40 cm左右可移植培育大苗。当苗胸径有1cm~115cm时即可嫁接。

2、嫁接时间

在攀枝花地区,宜选2月~3月份和6月~7月份嫁接木棉。2月~3月份气温回升快,木棉开始萌动抽梢,此时嫁接易于成活。4月~5月气温高,易导致接穗干枯。6月~7月份是攀枝花地区雨季较集中时期,气温有所下降,嫁接时应避开雨天。

3、选择接穗

从已开花的木棉母树上选择两年生的生长健壮、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未花枝条作接穗。要求所选的接穗径粗介于0.17cm~1.2cm,芽眼间距1 cm~2cm。采集的取穗条要立即剪去叶片,以减少枝条的水分散失,并将枝条用湿毛巾裹放于阴凉处,最好随采随用。接穗需要贮藏数日时可将其两端用石蜡封口埋于沙床,覆盖沙层厚4 cm~6 cm,并注意保湿通风。

4、嫁接方法

木棉嫁接时采用单芽切接较好,试验发现无论接穗留几个芽,当第1个芽萌动抽梢后,,其余芽眼萌发均受到抑制。嫁接时先削取接穗,方法是:在接穗上选定一饱满芽,并在反面下端0.15cm处起刀削微带或不带木质部的长度为1.5cm~2cm的平面,在反面削45°的斜断面,在芽上端1cm处截断,接穗长度4cm。对砧木苗要求在离地高15 cm处剪砧,在砧木平滑面纵切一刀,长度115cm~2cm,微带木质部为宜,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嫁接口,使两边形成层对齐密接,接穗上端露白。最后用塑料薄膜带由下而上捆扎密实,接穗芽眼处只包扎一层嫁接膜,易于嫁接成活后自动破膜。

5、嫁接后的管理

补接:嫁接10d~15d后即可检查成活情况。芽体呈新鲜状态,轻触叶柄即落表明成活;接穗变褐、叶柄不易脱落、手捏接穗变软表明嫁接未成活,应立即进行补接。

松带:嫁接成活后让接穗芽眼自动破膜。嫁接新芽萌动较慢,起初抽生的数片新叶都是粉红色,大约过2周~3周后叶色开始转为嫩绿并展开,当幼叶完全转绿展平后即可松去包扎的塑料膜带,以免影响新梢生长。但不能立即对嫁接口愈合处解绑,以保护接穗免受破坏。

除萌蘖:对嫁接成活的苗木,要随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以便养分集中供给已经嫁接成活的新梢。

其它管理:及时中耕除杂草和合理浇水,强调薄肥勤施,重氮肥。新梢多受叶甲类和尺蛾类植食昆虫危害,如桤木叶甲、黄连木尺蛾幼虫等。当少量危害时可人工捕杀,危害面积较大时采用化学防治:常选用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800 ~1 000 倍液,80%杀虫脒1 000倍液等。

(0)
诗文中出现“木棉花”的诗词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0)

木棉花歌

广州城边木棉花,花开十丈如丹霞。

烛龙衔日来沧海,天女持灯出绛纱。

树树双栖孔雀暖,枝枝交映扶桑斜。

仙种珍奇世希见,受命天南绝霜霰。

汉帝曾栽扶荔宫,越王为造珊瑚殿。

月下红侵舞女衣,风前香绕留仙宴。

回首春深怨杜鹃,荣华寂寞泪潸然。

残英化作天山雪,飘落胡人玉笛边。

(0)

送蜀客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0)

虬枝

虬枝十丈老槎枒,迸出烘天万朵霞。

惜我来迟春已暮,东山开过木棉花

(0)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生,皆出矣。独老符秀才在,因与饮,至醉。符盖儋人之安贫守静者也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0)

南海神庙观龙取师子洋

木棉花如赤城赤,花外玄云铁为壁。

中有峥嵘雪山白,内洋水立天柱直。

欲作波涛无暇力,九阍虎豹万骑随,二仪虚空一声塞。

羲和张驭日濡轨,雨师无权水雹石。

圣人御天神物驯,安堵万族嘘吸匀。

天池不扰北冥翼,龙势直朝南海神。

已饫鸿濛翻覆重,不大声色阴阳分。

云中犹垂尾百丈,阿那欲上不得上。

有如天帝曳尘拂,雨脚如丝出仙掌。

忽然竟入云切平,一雨天下三日晴。

百川得之皆倍盈,乃知江海下以益。

龙屈神渊蠖一尺,二物相需乃谦德。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