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辅佐的大臣。 宋 苏辙 《论用台谏札子》:“每当视朝,上有丞弼朝夕奏事,下有臺諫更迭进见。”《明史·戴士衡传》:“陛下高拱九重,目不睹师保之容,耳不闻丞弼之议。” 清 顾炎武 《杭州》诗之二:“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
(2).辅佐的职位。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张璪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昔我神考,收擢儁良,置於丞弼。” 明 归有光 《张治赐谥文毅诰文》:“往殿 南都 ,以长六卿;寻被召还,置之丞弼。”
(3).辅佐。 宋 范仲淹 《谢授知邠州表》:“詔旨弗从留居丞弼之位,表章再露,请陈戎狄之机。”《明史·李善长等传赞》:“其从容丞弼之任者, 李善长 、 汪广洋 、 胡惟庸 三人而已。”
- 基本含义
- 辅佐君主,辅助国家。
- 详细解释
- 丞弼是一个古代的官职名称,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重要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为国家或组织提供重要的辅助与帮助。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团队或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辅助角色,能够为团队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
- 故事起源
- 丞弼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丞弼》一书中。据传,古代的丞弼是负责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重要官员。这个成语的意义由此而来,成为了形容辅佐和帮助君主的人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丞弼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在公司中扮演着丞弼的角色,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 在这次危机中,他展现了真正的丞弼精神,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丞弼”联想为“辅佐君主”,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另外,可以通过多次使用和造句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辅佐君主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丞弼,她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在学校的活动中,我担任了丞弼的角色,帮助老师组织了一次成功的活动。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扮演好丞弼的角色,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4. 大学生:在实习的时候,我尽力发挥丞弼的作用,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