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言行严谨、准确无误,也可用于强调事物的精确性和明确性。
- 例句
- 1. 他的回答总是明准无误,没有一丝犹豫。2. 这份报告写得明准,没有任何错误。
- 基本含义
- 明确准确。
- 基本解释
明确的准则、规矩。《宋书·礼志四》:“ 晋 世祖宗祠 显宗 、 烈宗 、 肃祖 ,并是 晋帝 之伯,今朝明準,而初无有司行事之礼。愚谓主上亲执 孝武皇帝 觴爵,有愜情敬。 昭皇太后 君母之贵……请且依旧,三公行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准确和明确相关的成语,如“一针见血”、“一目了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答案总是明准无误,老师都夸他。2. 初中生:他的演讲非常明准,没有一点错误。3. 高中生:在数学竞赛中,他的解题步骤总是明准无误,很少出错。4. 大学生:在实验室里,我们必须保持明准的态度,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中有一则故事。孔子问弟子子罕:“你为什么不向我请教?”子罕回答说:“老师的话总是明确准确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模棱两可。”孔子很高兴地称赞子罕说的“明确准确”是很好的品质,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明准”与“明镜”和“准星”联想在一起。明镜代表明确,准星代表准确,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指说话或做事明确准确,没有模棱两可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