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过分依赖他人,缺乏独立能力。
- 例句
- 1. 他一直依怙在父母身边,从来没有独立过。2. 这个小孩太依怙了,连一点小事都不敢自己做。
- 基本含义
- 依附依赖,依靠倚靠。
- 基本解释
依靠;依赖。《尚书·无逸》“则知小人之依” 孔 传:“则知小人之所依怙。” 宋 李纲 《与宰相论捍贼札子》:“宜命信臣,早临抚之,布宣威德,不失机会。庶几 四川 生灵有所依怙,国势赖之以安。” 明 李贽 《移住上院边厦告文》:“坐 观世音 於崖石波涛之上,以显急苦难大慈悲之力,使众僧有所依怙,不生怖畏。”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与“依怙”相近的成语,如“依赖”、“依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依怙在妈妈身边,我要变得独立。2. 初中生:他总是依怙在朋友身上,不敢独立思考问题。3. 高中生:大学生活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时候,不能再依怙在父母身边了。4. 成人:在职场上,我们不能依怙在别人身上,要有自己的能力和主见。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当时,鲁国宣公问鲁国大夫晏子:“晏子,吾欲为外臣,子何如?”晏子回答:“臣闻君问臣,臣请对曰:臣闻之,依怙者,蔽于小人。”这段对话意思是晏子告诉宣公,一个过于依赖他人的人,容易被小人所蒙蔽。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依”字的形状,像一个人靠在另一个人身上,表示依附、依赖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依”表示依附、依赖,第二个字“怙”表示倚靠、依靠。
- 详细解释
- 指倚靠、依附他人,不能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