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忍冬的词语解释
忍冬的意思
拼音:rěn dōng    
使用场景
忍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仍然能够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
例句
1. 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真是一株忍冬。2. 她在公司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始终是一朵忍冬,从不轻易退缩。3. 这个项目面临了很多挑战,但我们必须像忍冬一样坚持下去。
基本含义
形容耐寒的冬季植物,比喻能忍受困难、痛苦,坚强不屈。
基本解释

 忍冬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花蕾和初开的花名金银花,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花蕾和初开的花、带叶的茎枝均供药用。亦作观赏植物。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不少地区已栽培生产,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日本和朝鲜亦有出产。忍冬入药,在中国始见于梁代的《名医别录》,初用茎枝及叶,金银花至明代后开始被推广使用。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忍冬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苏轼的《忍冬花》一诗,了解更多关于忍冬花的传说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忍冬一样坚强,不怕困难,努力学习。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受伤了,但他像忍冬一样坚持到最后。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像忍冬一样坚定,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故事起源
忍冬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在他的《忍冬花》一诗中写道:“忍冬花,忍冬花,坚贞不怕严寒。”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忍冬花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也借忍冬花的坚强生命力来表达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坚持不懈的精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忍冬花的坚强生命力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是一朵忍冬花,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茁壮生长,坚持不懈,不被困难和挑战所动摇。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详细解释


 英汉词典解释

简介

1、种中文名:忍冬

2、种拉丁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

3、科中文名:忍冬科

4、科拉丁名:Caprifoliaceae

5、属中文名:忍冬属

6、属拉丁名:Lonicera

7、别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8、性味:甘、温、无毒。

9、花语:全心全意爱着你

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名金银花,又名双花、二宝花等;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花蕾和带叶的茎枝均供药用。亦作观赏植物。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不少地区已栽培生产,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日本和朝鲜亦有出产。忍冬入药,在中国始见于梁代《名医别录》,初用茎枝及叶,金银花至明代后开始被推广使用。

化学成分

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金银花含异绿原酸、绿原酸、木犀草素、肌醇及挥发油;叶含忍冬苷、忍冬素、番木鳖苷及鞣质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金银花作中药功能清热解毒,可治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痈肿、丹毒等症。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花露、银黄注射液等。忍冬藤的药用功能与金银花相似,兼能通经络,治风湿痹痛。此外,花还可提制芳香油,茎皮可作纤维用。

功能主治

忍冬功能主治:

1、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2、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3、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2。

4、恶疮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药,病即愈。

5、热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浓饮服。

6、身上发青。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

7、脚气(筋骨引痛)。用忍冬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8、中野菌毒。急采忍冬藤煎服。

植物形态

忍冬茎长可达9米,中空,多分枝,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夏季开花,成对生于叶腋。花冠唇形,筒细长,上唇四浅裂,初开时白色,后变金黄色,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浆果球形,熟时黑色。适应性强,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但需阳光充足,在砂质土壤栽培更为适宜。通常用插条繁殖。一般在6~8月选阴天取1~2年生的健壮枝条直接扦插,或育苗后移栽。萌芽期和头茬花采收后要追肥。春季及夏季进行合理修枝,以利通风透光,促使植株多发新枝,多开花蕾,提高产量。病虫害有忍冬褐斑病、蚜虫等。金银花于5~6月间花蕾膨大呈青白色至白色时采收,采后晒干或烘干。忍冬藤于秋冬割取嫩枝晒干。

药材鉴别

1、忍冬性状:茎呈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毫米。老茎表面红棕色至暗棕色,嫩茎常呈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剥落,具多数膨大的节,节间长6-9厘米,有残叶和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白色,中空。气微,老枝微具苦味,嫩枝味淡。

2、忍冬花蕾呈棒状,上部膨大,向下渐细,略弯曲,长2—3厘米,上部直径约3毫米,下部直径约1.5毫米。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叶状苞片少见。气清香。味微苦。

3、忍冬鉴别:茎横切面:幼茎具表皮和皮层,老茎外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红棕色,栓内层为数列排列不规则的细胞,幼茎中可见中柱鞘为数列大形纤维组成的环带,其下有木栓组织存在。韧皮部较宽广,内有2-5圈纤维环带与韧皮薄壁组织呈层状排列。木质部由导管、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组成,髓部中央常呈空洞,近木质部处的残存细胞多角形,壁微木化。

4、忍冬花蕾粉末:黄白色。花冠外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定式,密被腺毛和非腺毛;内表皮细胞垂周壁串珠状增厚;花冠顶端细胞呈乳状突起。腺毛头部呈倒圆锥形或近球形,约由20-30个细胞组成,含黄棕色分泌物,柄部由数个细胞组成。非腺毛多为单细胞,一种壁厚.平滑或稍具壁疣;一种壁薄,长而弯曲,壁疣较多。花粉粒球形,黄色,外壁呈刺状突起,萌发孔明显。花粉囊内壁细胞壁螺纹状加厚。草酸钙簇晶细小,存在于柱头薄壁细胞中。

忍冬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虚寒及气虚体弱者不要使用。 金银花能解菌毒。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崇宁年间,平江府天平山白云寺的几位僧人,从山上采回一篮野蕈煮食。不料野蕈有毒,僧人们饱餐之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其中3位僧人由于及时服用鲜品金银花,结果平安无事,而另外几位没有及时服用金银花的僧人则全都枉死黄泉。由此可见金银花的解毒功效。

1、中文名:金银花

2、汉语拼音:jin yin hua

3、英文名:Honeysuckle Flower, Japanese Honeysuckle

4、科属分类:忍冬科

5、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

6、归经:肺;胃经

7、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8、用药禁忌: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药理作用

金银花有消炎解热作用。腹腔注入其提取液0.25克/公斤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有消肿作用。腹腔注入8克/公斤,日注二次,连注六日,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肿,其抑制渗出和抑制增生的作用均较显著。若大量注射(30一40克/公斤)还有减轻大鼠蛋清性足肿的作用。体外试验证明本品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绿脓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还有解热、增强免疫、降低血脂、中枢兴奋以及增强胃肠功能等作用。

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振摇提取2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供点样。另收绿原酸制成甲醇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0μm,点于同一硅胶日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水(7:2.5:2.5)上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

各家论述

1、《本草通玄》: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胀利风虚之用,余子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

2、《本草正》: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

3、《本经逢原》: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痘疮倒陷不起,用此根长流水煎浴,以痘光壮为效,此即水杨汤变法。

4、《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5、《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

6、《本草备要》:养血止渴。治疥癣。

7、《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忍冬茎叶

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叶。秋、冬割取带叶的茎藤,扎成小捆,晒干。

1、中文名:忍冬藤

2、拼音名:ren dong teng

3、英文名:CAULIS LONICERAE

4、别名: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苏沈良方》),鸳鸯草(《墨庄漫录》),鹭鸶藤(《履巉岩本草》),忍冬草(《证治要诀》),左缠藤(《余居士选奇方》),忍寒草(《集验方》洪氏集验方》),通灵草、蜜桶藤(《土宿本草》),金银花藤(《丹溪心法》),金银藤(《乾坤生意秘韫》),金银花杆(《滇南本草》),甜藤(《本草述》),右篆藤(《分类草药性》),右旋藤(《贵州民间方药集》),二花秧、银花秧(《河南中药手册》)。

5、归经:入心、肺经。(1)《要药分剂》:“入肺经。”(2)《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6、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络。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

7、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熬膏贴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1、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忍冬藤2两,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1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3天。治疗22例,其中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者12例;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者6例;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者4例。

2、治疗细菌性痢疾及肠炎

以忍冬藤100克切碎,置于瓦罐内,加水200毫升,放置12小时后,用文火煎煮3小时,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成100毫升,过滤。每日每公斤体重服1.6~2.4毫升,按病情轻重,酌予增减。一般初服20毫升,每4小时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20毫升,一天4次,至泄泻停止后2天为止。治疗菌痢60例,肠炎90例,除4例服药1~2日未继续服用外,其余146例均获良好效果。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腹痛3天,退热2天,里急后重2.5天,泄泻停止2天,大便成形4.4天。未见不良反应。另有用忍冬藤1.5两,每日2次煎服,同时以忍冬藤5钱煎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治疗急性菌痢 167例,经一疗程治愈者131例(78.44%),无效者36例。用药后平均2天退热,大便次数、性状及镜检恢复正常平均日数分别为5.6、4.5、4.9天,细菌培养转阴日数,多数在3天左右,肠镜检查肠道病变在10日内的阴转率为:非溃疡型84.6%,溃疡型80%。治疗慢性菌痢80例,一疗程的治愈率为73.9%。发热病例平均1.5天退热,大便次数、性状及镜检分别平均在5.5、4.6天恢复正常,细菌培养平均3.7天转阴;肠镜检查:24例非溃疡型皆恢复正常,38例溃疡型在10日内痊愈者占84.2%。

此外,用忍冬藤4两煎服,或结合辨证加用其它药物,治疗阑尾炎亦有一定效果。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为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按陈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洪迈、沈括诸方所载甚详。

2、《医学真传》:余每用银花,人多异之,谓非痈毒疮疡,用之何益?夫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岂必痈毒而后用之哉。

3、《本草正义》:忍冬,《别录》称其甘温,实则主治功效,皆以清热解毒见长,必不可以言温。故陈藏器谓为小寒,且明言其非温;甄权则称其味辛,盖惟辛能散,乃以解除热毒,权说是也。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明证。《别录》谓主治寒热身肿,盖亦指寒热痈肿之疮疡而言,与陈自明《外科精要》之忍冬酒、忍冬圆同意,非能泛治一切肿胀。甄权谓治腹胀满,恐有误会;虽味辛能散,而性本寒凉,必非通治胀满之药。甄权又谓能止气下僻,则热毒蕴于肠腑之僻积滞下,此能清之,亦犹陈藏器谓治热毒血痢耳。藏器又谓治水痢,则谓大便自利之水泄,惟热痢或可用之,而脾肾虚惫之自利,非其所宜。濒湖谓治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则今人多用其花,寿颐已谓不如藤叶之力厚,且不仅煎剂之必须,即外用煎汤洗涤亦大良。随处都有,取之不竭,真所谓简、便、贱三字毕备之良药也。

4、《名医别录》:主寒热身肿。

5、陶弘景:煮汁以酿酒,补虚疗风。

6、《药性论》:主腹胀满,能止气下僻。

7、《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

8、《履岩本草》:治筋骨疼痛。

9、《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

10、《本草纲目》:治上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恶疮,散热解毒。

11、《本草再新》:治心虚火旺,补气宽中,咳嗽,痈痿。

12、《南京民间药草》:茎叶及花对眼睛发炎时有疗效。

13、《贵州民间方药集》:叶:外敷治刀伤。

1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湿热腿痛。

(0)
诗文中出现“忍冬”的诗词

忍冬花

疏篱翠蔓玉交加,雨后清香透幔纱。

独表芳心三月尽,忍冬宜唤忍春花。

(0)

回春谷

冰崖雪柱道人家,谷榜回春事巳夸。

却恐阳和在泉底,未春先发忍冬花。

(0)

馀杭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0)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八朱藤

袅袅数尺藤,往岁手亲插。

西庵敞短檐,藉尔两相夹。

岁久终蔓延,枝叶已交接。

有花散红缨,有子垂皂荚。

赤日隔繁阴,偃息可移榻。

但忧风雨甚,高架一朝压。

霜雪却不妨,忍冬共经腊。

(0)

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

杨侯济北使君子,幕府从容理文史。

府中无事吏早休,陟釐秋兔写银钩。

驼峰桂蠹樽酒绿,樗蒲黄昏唤烧烛。

天南星移醉不归,爱君清如寒水玉。

葳蕤韭荠煮饼香,别筵君当归故乡。

诸公为子空青眼,天门东边虚荐章。

为言同列当推毂,岂有妒妇反专房。

射工含沙幸人过,水章独摇能腐肠。

山风轰轰虎须怒,千金之子戒垂堂。

寿亲颊如木丹色,胡麻炊饭玉为浆。

婆娑石上舞林影,付与一世专雌黄。

寂寥吾意立奴会,可忍冬花不尽觞。

春阴满地肤生粟,琵琶催醉喧啄木。

艳歌惊落梁上尘,桃叶桃根断肠曲。

高帆驾天冲水花,湾头东风转柁牙。

飞廉吹尽别时雨,江愁新月夜明沙。

(0)

野花·其一

识得金银气未曾,野花开到忍冬藤。

愿他遍地沾时雨,并作人间五谷登。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