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形)透到骨头里,比喻程度极深。
[构成]
动宾式:彻|骨
[例句]
彻骨的冷水。(作定语)寒风彻骨。(作谓语)彻骨地痛恨。(作状语)
- 近义词
透骨
- 英文翻译
1.to the bone
- 详细解释
◎ 彻骨 chègǔ
[to the bone] 深透入骨,比喻程度极深
寒风彻骨
透骨;入骨。形容程度极深。 唐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宋 陆游 《赠惟了侍者》诗:“雪中僵卧不须悲,彻骨清寒始解诗。” 元 乔吉 《折桂令·春怨》曲:“乾闹了多时,本是结髮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明史·陈伯友传》:“家成彻骨之贫,人抱伤心之痛。”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四章:“嗖嗖的西北风一阵阵吹来,这时候人们才觉得彻骨的寒冷。”
- 基本含义
- 指某种感触或影响极其深刻,达到骨子里,无法挥去的程度。
- 使用场景
- 彻骨一词常用于形容某种感受或经历对人的影响极其深刻,深入骨髓,无法摆脱。可以用来形容极度的恐惧、痛苦、悲伤、愤怒等情绪,也可以形容某些事物或人的行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故事起源
- 彻骨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在《红楼梦》的第四十八回中,袭人为了保护宝玉而受到了贾母的责骂,曹雪芹用了“彻骨寒心”来形容袭人受到的痛苦和委屈。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彻骨”构成。
- 例句
- 1. 她的歌声让人心彻骨髓,回荡在耳边久久不能忘怀。2. 这次失败的经历让他受到了彻骨的打击,再也无法恢复信心。3. 他的举止言谈给人留下了彻骨的印象,大家对他都非常敬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彻骨”理解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感受,类似于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可以通过想象一种强烈的感触,将其与“彻骨”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彻骨相关的成语,如“彻头彻尾”、“彻底”等,以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老师的批评,小明感到彻骨的害怕,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2. 初中生:他的演唱让人感到彻骨的震撼,大家都被他的音乐才华所折服。3. 高中生: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彻骨的爱情故事,让观众深受感动。4. 大学生:经历了一场彻骨的失败,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勇敢地重新开始。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彻骨”这个成语,提高你的汉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