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代有 殷高宗 因梦见 傅说 , 周文王 占卜得 吕尚 的传说,后因以“梦卜”比喻帝王求得良相。 唐 吕颂 《贺陆相公拜相启》:“叶一人梦卜之求,副四海具瞻之望。” 唐 杜牧 《上周相公启》:“古先哲王之德也,有求必至,有开必先。是以 傅 吕 得於梦卜, 申 甫 降於山岳。”《宋史·富弼传》:“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花月痕》第四六回:“身居密勿之地,苟怀缄默之风,则宰相亦何常之有?一切凡人皆可为之,又何藉梦卜以求也?”
(2).泛指做梦和占卜。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归田》:“《国史补·自序》谓言报应,叙鬼神,徵梦卜,近帷薄,则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採风俗,助谈笑,则书之。”参阅《史记·殷本纪》,又《齐太公世家》。
- 基本含义
- 预测梦境,揣摩未来
- 详细解释
- 梦卜是指通过梦境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它源于古代中国人对梦境的解读和对未来的揣摩,认为梦境中的种种征兆能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和变化。梦卜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梦境来揣摩未来的吉凶祸福,提醒人们对未来的变故保持警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 使用场景
- 梦卜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通过梦境来预测未来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比喻一种预感或预测未来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梦卜来形容某人对未来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或者用来形容某个事件的发展有着不确定性。
- 故事起源
- 梦卜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在古代,人们相信梦境是神明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通过解读梦境可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梦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礼记·曲礼上》中的“梦卜升堂”一词,描述的是古代祭祀仪式中,通过梦境来预测祭祀结果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梦卜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梦指梦境,卜指卜筮。卜筮是古代一种通过卜辞、卜卦等方式来预测未来的方法,与梦境一样,被认为能够揣摩未来的吉凶祸福。梦卜将梦和卜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成语,表示通过梦境来预测未来。
- 例句
- 1. 他做了一个梦卜,预示着他的事业将会有大的突破。2. 这个梦卜的结果是吉利的,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3. 她经常做梦卜,相信梦境中的征兆能够给她带来好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卜筮相结合的梦境形象来记忆梦卜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梦中看到了一本古代的卜筮书,书中描述了通过梦境来预测未来的方法,这就是梦卜。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梦卜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卜筮文化和梦境解读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与预测未来相关的成语,如“卜昼子夜”、“卜世之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做了一个梦卜,梦到了一个神奇的宝藏。初中生:他经常使用梦卜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对自己的决策更有信心。高中生:梦卜只是一种迷信,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思维来面对未来的挑战。大学生:通过梦卜,她预测到了市场的变化趋势,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