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各方面情况相等、平均的场合。
- 例句
- 1. 他们的成绩都很齐均,没有明显的差距。2.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量都齐均,没有人吃闲饭。
- 基本含义
- 平等、一致
- 基本解释
平均;整齐均一。《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帝不齐均。”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隆,与‘降’同。示,本作‘施’,俗音之误也……帝,本作‘常’,字之误也。”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房室齐均,堂庭如一。出此入彼,欲反忘术。”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挺球玉之纯美兮,就巧琢而齐均。”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平等、公平相关的成语,如“平等无差”、“一视同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都很齐均,每个人都能得到老师的夸奖。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好,大家的成绩都很齐均。3. 高中生: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社会实践,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的机会更齐均。4. 大学生: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齐均的表现。
- 故事起源
- 齐均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民之父母,君之舅舅也。父母之爱子也,齐均于子。”意为君主对待臣民应当平等对待,不偏袒。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齐均”联想为一个平衡的天平,表示各方面的情况或水平相等、平均。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指各方面的情况或水平相等、平均,没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