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应声虫的词语解释
应声虫的意思
拼音:yìng shēng chóng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盲目追随他人、没有自己主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描述某些人在思考问题时缺乏独立性,只会盲目模仿他人。
例句
1. 他总是盲目模仿别人,真是个应声虫。2. 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机械地应声,真是个应声虫。
基本含义
形容人盲目追随,毫无主见,只会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或行为。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应声虫”相关的成语,例如“墨守成规”、“模仿症”等。这些成语都与缺乏独立思考、盲目模仿等主题相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模仿别人,老师说他是个应声虫。初中生:有些同学在选择兴趣爱好时都跟着别人走,真是一群应声虫。高中生:一些学生在选大学专业时只顾着追随他人的选择,没有自己的主见,简直就是应声虫。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只蚂蚁和一只蜜蜂在争论谁的工作更重要。蚂蚁声称自己的工作更辛苦,而蜜蜂则认为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最后,两只昆虫决定找一只应声虫来评判。应声虫听到他们的争论后,只是机械地重复了他们的话,没有提出任何判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声虫只会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虫子在听到别人说话时,只会机械地重复他们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能力。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应声”和“虫”两个词组成,其中“应声”是动词短语,表示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或行为,“虫”是名词,表示虫子。
词语解释
yīng shēng chóng ㄧㄥ ㄕㄥ ㄔㄨㄙˊ

应声虫(應聲蟲) 

(1).传说 唐 宋 时有人患怪病,腹内生虫;人说话,虫即小声应之,是为应声虫。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余友 刘伯时 ,尝见 淮西 士人 杨勔 ,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輒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有道士见之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所不应者,当取服之。’ 勔 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等亦记载此事。最早的记载见于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与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但未提及应声虫。参见“ 应病 ”。

(2).比喻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杨用修 笑今之儒者,皆 宋 儒之应声虫。吾以为 孔颖达 ,真 郑康成 之应声虫也。” 沙汀 《困兽记》十五:“只有 吕康 一点不肯让步,申言他要坚持他的意见到底,不愿做应声虫。”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应声虫”的诗词

论文·其七

不辞险阻辟蚕丛,依样葫芦画太工。

紫凤天吴君莫笑,可怜无数应声虫

(0)

叹·其一

凡到无如奈,冲喉翔白虹。

穴皮穿蹴鞠,捶字隐丝桐。

沸窍狼肠直,应声虫耳聪。

提将心坎血,去逐不周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