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 郡访 严君平 则知之。”后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艺文类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也载有类似的传说: 汉 张骞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况復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飇道阻, 蓬莱 无可到之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清 孔尚任 《岸桴记》:“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一:“乘槎断消息,无处觅 张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诗之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 清 黄遵宪 《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説乘槎犯斗还。”参见“ 星槎 ”、“ 浮槎 ”。
- 基本含义
- 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 详细解释
- 乘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借助木筏或木船来过河。在古代,过河是一项困难和危险的任务,而乘坐木筏或木船可以帮助人们安全地渡过河流。乘槎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因此延伸出来,表示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使用场景
- 乘槎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借助他人或外力来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的。例如,当你需要完成一项困难的工作时,你可以说“我需要乘槎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意思是你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
- 故事起源
- 乘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鲁班的木匠。相传,鲁班是非常聪明和有才华的木匠,他精通木工技艺,能够制作出各种复杂的木制品。有一天,鲁班要过一条宽阔的河流,但他自己没有船只可以使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借用了别人的木筏,成功地渡过了河流。后来,人们就用“乘槎”来形容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乘槎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乘”和“槎”。其中,“乘”表示乘坐,借助;“槎”表示木筏或木船。
- 例句
- 1. 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这个项目,只能乘槎才能成功。2.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乘槎,寻找合适的帮助。
- 记忆技巧
- 记忆乘槎这个成语可以使用联想法。你可以想象自己需要过一条宽阔的河流,但没有船只可用,于是你找到了一艘木船,成功地渡过了河流。这样,你可以将乘槎与借助他人或外力来达到目的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乘槎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和过河的方法。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乘风破浪、乘势而上等,来扩大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遇到了一个难题,需要乘槎才能解决。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学会乘槎,寻找合适的帮助。3. 高中生:他在创业的过程中乘槎,成功地找到了合作伙伴。4.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需要乘槎,利用各种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