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绳床的词语解释
绳床的意思
拼音:shéng chuáng    注音:ㄕㄥˊ ㄔㄨㄤˊ
3. 高中生
绳床成语告诉我们,只有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使用场景
绳床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民群众的团结力量,也可以用来激励人们在困难时互相支持和合作。
例句
1. 人民群众的团结就像一张坚固的绳床,能够克服任何困难。2. 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搭建起坚实的绳床,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
基本含义
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基本解释

见“ 绳牀 ”。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 法首 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牀,烧安息香,呪愿数百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於坐止,咸用绳牀。” 宋 王观国 《学林·绳床》:“绳牀者,以绳贯穿为坐物,即俗谓之交椅之属是也。” 清 杜濬 《为斯上人题》诗:“谁识山僧意,绳牀绘牡丹。”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墓志铭》:“晚得拘挛之疾,不下绳床者十五年。”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团结力量相关的成语,如“一心一德”、“众志成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一张绳床一样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学习。2. 初中生:只有人民群众的团结力量像一张绳床,才能战胜困难,实现我们的梦想。
故事起源
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在陈留起兵反抗秦朝。当时,刘邦的部下魏其在一次战斗中被围困在敌军营地,无法逃脱。魏其找来几根绳子,将它们绑在一起,抛出城外。刘邦看到后,立即明白魏其的意思,下令将绳子系在城墙上。魏其顺着绳子爬上城墙,成功逃脱。这个故事传为佳话,成为了绳床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绳子编织成床的形象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力量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主体部分为“绳床”,没有其他修饰部分。
详细解释
绳床成语源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的故事,比喻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力量强大。绳床成语的寓意是通过团结合作,人民群众可以克服困难,达到共同的目标。
(0)
诗文中出现“绳床”的诗词

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0)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駮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馀芳气。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0)

三年除夜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绿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0)

秋池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0)

度门寺

北祖三禅地,西山万树松。

门临溪一带,桥映竹千重。

剪凿基阶正,包藏景气浓。

诸岩分院宇,双岭抱垣墉。

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峰。

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冲。

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

佛语迦陵说,僧行猛虎从。

修罗抬日拒,楼至拔霜锋。

画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

蕉非难败坏,槿喻暂丰茸。

宝界留遗事,金棺灭去踪。

钵传烘玛瑙,石长翠芙蓉。

影帐纱全落,绳床土半壅。

荒林迷醉象,危壁亚盘龙。

行色怜初月,归程待晓钟。

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宿荫高声忏,斋粮并力舂。

他生再来此,还愿总相逢。

(0)

秋日客思

南北东西俱我乡,聊从地主借绳床

诸公共得何侯力,远客新抄陆氏方。

老去事多藜杖在,夜来秋到叶声长。

蓬莱可托无因至,试觅人间千仞岗。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