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国家、家族、事业、建筑物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遭受重大打击或破坏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个人的一蹶不振、一败涂地。
- 例句
- 1. 这座古老的建筑因为年久失修,已经面临颓毁的危险。2. 战争的摧残使这个国家陷入了颓毁的境地。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衰败、崩溃、破灭的状态或过程。
- 基本解释
(1).坍塌毁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西有二石闕,虽经頽毁,犹高丈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其侧不远,有 如来井 及浴室,井犹充汲,室已頽毁。”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明年 河 復,本观殿宇頽毁且尽,师次第缮完,寻復一新。”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浮图之始》:“荒芜頽毁,彫落略尽矣。”一本作“ 穨毁 ”。
(2).衰落败坏。《晋书·儒林传序》:“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頽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一本作“ 穨毁 ”。
穨毁:毁坏。《晋书·儒林传序》:“﹝ 有晋 ﹞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穨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颓毁相关的成语,如“一败涂地”、“一蹶不振”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颓毁相反的成语,如“崭露头角”、“蒸蒸日上”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城市的公园因为大雨而颓毁了。2. 初中生:战争使这个国家经济崩溃,陷入了颓毁的状态。3. 高中生:他的事业一度很成功,但最终因为一次错误的决策而彻底颓毁了。4. 大学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家族在社会变革中的颓毁与重建。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率领楚军与刘邦的汉军进行战斗,楚军一度势如破竹,但在巨鹿之战中,楚军遭到了刘邦军的重大打击,最终导致楚军的溃败,项羽的事业也因此颓毁。这个故事成为了“颓毁”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颓毁”拆分为“颓”和“毁”,并联想到颓废和毁灭的意思。可以通过将这两个字与具体的场景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想象一座老旧的建筑物在年久失修下慢慢颓废、毁灭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颓和毁。
- 详细解释
- 颓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颓意为衰败、崩溃,毁意为破灭、毁坏。表示事物处于衰败、崩溃、破灭的状态或过程。形容事物的衰败程度极为严重,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