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固执不悟。《旧唐书·王世充传》:“四海之内,皆奉正朔,惟公执迷,独阻声教。”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我员外好是执迷也,将亲兄弟教他另住,受着饥寒,今日上坟也不等他一等。”《封神演义》第九四回:“吾今奉天征讨而诛独夫,公何得尚执迷如此,以逆天时哉!” 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如果 满 人始终执迷,仍然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参见“ 执迷不悟 ”。
(2).执著;着迷。 鲁迅 《坟·灯下漫笔》:“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她为什么这样任性、这样幼稚地执迷于某种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呢?”
- 反义词
觉悟、沉迷、沉沦
- 基本含义
- 固执迷恋,执意追求某种目标或信念而不肯放弃。
- 详细解释
- 指人坚持自己的观点或信仰,不顾他人的劝告或反对,一意孤行。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对于某种事物或目标的过度迷恋和执着,不顾一切地追求,不愿放弃。
-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子产一直反对鲁国国君的某些政策,但国君却不听从他的劝告。子产认为国君的政策是错误的,于是他一直坚持己见,不肯妥协。后来,国君终于意识到了子产的正确,但子产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被国君追悔莫及。这个故事成为“执迷”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对音乐的热爱已经超过了正常的程度,可以说是执迷不悟。2. 她对于自己的梦想执迷不舍,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愿放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执迷”拆分为“执”和“迷”,执意坚持迷恋某事物的意思。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固执的人一直追逐着自己迷恋的东西,不肯放手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执迷”相关的成语,如“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对玩具车执迷不悔,整天都在玩。2. 小学生:我对画画执迷不舍,每天都要画上几个小时。3. 初中生:他对游戏执迷不悟,经常熬夜玩游戏。4. 高中生:她对学习执迷不舍,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在书本上。5. 大学生:他对科研执迷不悔,一直在追求新的发现。希望以上关于“执迷”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