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鼠盗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小人行为,表示小偷小摸、偷窃行为不仅是违法的,而且是不道德的。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人。
- 例句
- 1. 他的行为完全是鼠盗行径,不值得信任。2. 这个小偷悄无声息地进行鼠盗活动,一直未被发现。
- 基本含义
- 鼠盗是指小偷小摸、偷窃行为,也用来形容小人行为。
- 基本解释
对盗贼蔑称。《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来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鼠盗忽窃发, 犬戎 敢相逼。”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了解其中的道德教育和智慧。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小偷小摸相关的成语,如“偷天换日”、“窃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行为就像鼠盗一样,他偷偷地从同学的书包里拿走了铅笔。2. 初中生:这个小偷的鼠盗行径已经被警察发现了,他将受到法律的严惩。3. 高中生:那些从他人创意中窃取的作品是彻头彻尾的鼠盗行为,损害了原作者的权益。
- 故事起源
- 鼠盗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鼠盗这个成语,将老鼠偷窃的形象与鼠盗的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并理解其含义。
- 词语结构
- 鼠盗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鼠”表示小、微小的意思,名词“盗”表示偷窃、窃取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鼠盗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一只聪明的老鼠偷取了猫的食物,但被猫抓住了。老鼠被猫追杀时,它发现了一个大山洞,于是钻进去躲藏。然而,洞口太小,它的尾巴被夹住了,最终被猫吃掉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小偷小摸的行为终究会被揭露,最终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