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火烟的词语解释
火烟的意思
拼音:huǒ yān    注音:ㄏㄨㄛˇ ㄧㄢ
使用场景
火烟通常用来形容大火燃烧的情景,可以用于形容火势旺盛、烟雾弥漫的火灾现场,也可以用来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气氛。
例句
1. 大火烧得山林一片火烟,整个村庄都笼罩在浓烟之中。2. 晚会上,烟花绽放,炮竹声响,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片火烟。
基本含义
火烟是指火焰和烟雾。用来形容大火熊熊燃烧的景象。
基本解释

亦作“ 火烟 ”。1.火焰和烟气。《淮南子·说山训》:“以束薪为鬼,以火烟为气。”《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
(2).指炊烟。《南齐书·五行志》:“日入后,土雾勃勃如火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我们跟去服事奶奶,难道又留个火烟在这里?”
见“ 火烟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战争故事,了解更多关于火烟成语的来源和使用场景。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火势旺盛的成语,如火焰腾腾、烟雾弥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火烧得山林一片火烟,整个村庄都笼罩在浓烟之中。2. 初中生:晚会上,烟花绽放,炮竹声响,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片火烟。3. 高中生:战场上,火烟弥漫,士兵们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4. 大学生:演唱会现场,烟雾缭绕,整个场馆都弥漫着一片火烟,气氛非常热烈。
故事起源
火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的某个战争中,一支军队遭到了敌人的围攻。敌人纵火烧了军队的营地,火势蔓延,烟雾弥漫,形成了一片火烟。然而,这支军队没有被吓倒,他们奋起反击,最终成功摧毁了敌人。从此,火烟成为了形容战斗勇猛的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火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场大火燃烧的场景,火焰熊熊,烟雾弥漫,形成一片火烟的景象。
词语结构
火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火烟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火指的是明火,烟指的是燃烧后产生的烟雾。火烟形容火焰熊熊燃烧,烟雾弥漫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火势旺盛的场景。
(0)
诗文中出现“火烟”的诗词

春风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著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0)

四十卖妇谣

东家少妇价万钱,西家大妇五六千。

痴儿肚肠铁石坚,妇人性命徒苟延。

不关恩爱无因缘,又非两情相弃捐。

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

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肢体割裂心连牵,恨不死别归黄泉。

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

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

风吹落花江水边,蓬漂梗断不复联。

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

我今歌此卖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

官家早晚开玳筵,一弹一唱公堂前。

(0)

王大令保母帖四首·其四

千年郁郁閟重泉,暂出还随劫火烟

靳惜乾坤如有意,流传君我岂无缘。

(0)

东坡引.晓起

绮窗红日皦,余睡残灯小。

水沉宿火烟犹袅,卖花声恁早。

小鬟呼未应,熏炉闲抱,暖玉手、调歌鸟。

鹦歌念熟休忘了,春眠不觉晓,春眠不觉晓。

(0)

桃源县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

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

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

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

(0)

惜奴娇

歌阕琼筵,暗失金貂侣。说衷肠、丁宁嘱付。

棹举帆开,黯行色、秋将暮。欲去。待却回、高城已暮。

火烟村,但触目伤离绪。此情向、阿谁分诉。

那里思量,争知我,思量苦。最苦。睡不著、西风夜雨。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