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臼形的坑。 唐 韩愈 《石鼓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量度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孙汝听 注:“谓安石鼓处。”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日短循除廡,溪寒出臼科。”
(2).同“ 臼窠 ”。 宋 黄庭坚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 晁 家公子屡经过,笑谈与世殊臼科。”
- 基本含义
- 指形容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与外表相符合。
- 详细解释
- 臼科原为古代刑具,形状与人的脸相似。成语“臼科”比喻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与外表相符合,没有掩饰或伪装。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真实、本色、真诚,以及事物的质地纯正、原始。
- 故事起源
- 臼科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一书中,是指古代的一种刑具,形状与人的脸相似。根据史书记载,古代的刑具臼科是用来固定罪犯的头部,使其无法移动。后来,人们将“臼科”比喻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与外表相符合,没有掩饰或伪装。
- 词语结构
- 主语 + 是 + 臼科
- 例句
- 1. 他的为人真诚直率,是个臼科的人。2. 这件艺术品的质地纯正,是臼科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臼科”与臼的发音相连,臼是一种古代的磨具,形状与人的脸相似,通过将臼与臼科的发音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臼科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阅读成语词典或参加成语教学班等方式进行延伸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真诚而温暖,是臼科的人。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团结合作是臼科的,大家都互相帮助。3. 高中生:他的演讲风格真实而直接,是臼科的演讲风格。4. 大学生:这本书的观点真诚而独特,是臼科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