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鸳鸯字的词语解释
鸳鸯字的意思
拼音:yuān yāng zì    注音:ㄧㄨㄢ ㄧㄤ ㄗㄧˋ
基本解释

指相思爱恋之文辞。《全元散曲·水仙子·冬》:“意悬悬诉不尽相思,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凭何人付与娇姿。”《全元散曲·醉中天·咏鞋》:“书写鸳鸯字,惠寄断肠词。付与多情美艳姿,表我心间事。”

基本含义
指夫妻之间相互依恋,情感深厚,形容夫妻恩爱。
详细解释
鸳鸯字是由“鸳鸯”和“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鸳鸯是一种鸟类,雌雄鸳鸯常常形影不离,象征着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字是指文字,表示夫妻之间的情感通过书信、文字表达出来。鸳鸯字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夫妻之间相互依恋、情感深厚的关系。
使用场景
鸳鸯字通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可以用在夫妻之间的赞美、祝福或者描述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场合。
故事起源
鸳鸯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刘基的《谐谑百出》一书中。据说,明朝时,有一位名叫杨贵妃的美女,她的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杨贵妃与李世民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常常通过书信来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因此,人们用“鸳鸯字”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感情。
词语结构
鸳鸯字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
例句
1. 他们夫妻之间真是鸳鸯字,无论在家还是外面都形影不离。2. 他们的感情像鸳鸯字一样,始终如一,不会变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鸳鸯的形象与字的形状联想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对鸳鸯在水中游来游去,同时它们的身体形状又像是两个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鸳鸯字”。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相关的成语,如“夫唱妇随”、“郎才女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妈妈就是鸳鸯字,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非常恩爱。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我也能和我的伴侣成为鸳鸯字,相互依恋,相互支持。3. 高中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能够有一段鸳鸯字般的感情是一种幸福。4. 大学生:我看到爷爷奶奶这么多年依然是鸳鸯字,真的很让人羡慕。5. 成年人:我和我的妻子就像鸳鸯字一样,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我们都会相互陪伴。希望这个关于“鸳鸯字”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鸳鸯字”的诗词

双调.水仙子.失题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的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凭何人付与娇姿。

一春鱼雁杳无闻,千里关山劳梦魂。

数归期屈指春纤困,结灯花犹未准。

叹芳年已过三旬,退莲脸消了红晕。

压春山长出皱纹,虚度了青春。

(0)

清江引

平安信来刚半纸,几对鸳鸯字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

(0)

高阳台.题俞少轩承德色丝感梦图,少轩客京都,一夕梦其室人授以黄丝寻,有骑省之戚,因作是图

独枕缫愁,离弦絮恨,天涯酒醒灯昏。

惜别经秋,玉台明镜生尘。

红蚕吐尽黄金缕,化罗浮、蛱蝶仙裙。

一丝丝,半是回文,半是啼痕。

缠绵无限相思意,认中郎隐语,倩女痴魂。

九曲明珠,也应穿透情根。

锦机织冷鸳鸯字,甚银河、隔断天孙。最伤心。

水样流年,月样前身。

(0)

满庭芳·其三赠姜子翥内君澹衣生日,和芝麓先生韵

并蒂疑花,俱飞同蝶,早来相逐相怜。

文窗幽窈,人玉与鬟烟。

几许春风消息,只探向、明镜台前。

鸳鸯字,背人学写,颠倒遍蛮笺。嫣然。

还自惜,回眸一笑,鹦鹉能言。

算碧楼红玉,总是前缘。

心喜宜男待女,花共草、入佩能全。

为欢好,一弦一柱。锦瑟趁华年。

(0)

题院画册.涤砚士女图

软绣屏风小象床,细风亭馆玉肌凉。

含情学写鸳鸯字,墨洗蕉花露水香。

(0)

赠宛琼女史

月中仙人结璘子,银海回风漾空翠。

广寒青桂生紫芽,水蟾蚀作鸳鸯字

清光独夜照三吴,采香泾畔多名姝。

日射帘旌金鹊尾,春窗睡足红氍毹。

蜀纸新裁鸾凤帖,同心重绾菖蒲叶。

玉寒手擘荔枝浆,镫红酒晕芙蓉颊。

风剪春英碎粉霞,幻作衣间双蛱蝶。

绿云?鬌黄金珰,方空半臂凝脂香。

瑶岛承恩夕宴罢,寒星乱落参差光。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