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贼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做坏事的同时,却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忠诚和义气的人。比如,一个小偷在偷窃的时候,却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忠诚,这就可以形容他有贼义。
- 例句
- 1. 小明虽然是个小偷,但他对朋友非常忠诚,真是有贼义。2. 这个人做了很多坏事,但他对自己的家人却非常贴心,可以说是有贼义。
- 基本含义
- 指做坏事却有一种义气、忠诚的行为。
- 基本解释
毁弃道义。《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三国 魏 曹植 《籍田说》:“富而慢,贵而骄,残仁贼义,甘财悦色,亦君子之蝎乎?” 明 何心隐 《原学原讲》:“且 杨 之所不为天下利者,非故不为以贼义也,亦非故贼义以无君於天下而不为天下利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忠诚和义气的故事和成语,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虽然爱捉弄同学,但在危险时他总是第一个保护大家,真是有贼义。2. 初中生:虽然他经常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但他对自己的家人非常忠诚,可以说是有贼义。3. 高中生:尽管他在学校是个调皮捣蛋的人,但他对朋友的忠诚和义气让大家都很佩服,真是有贼义。
- 故事起源
- 关于贼义的故事起源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在古代,忠诚和义气是非常重要的品德,人们常常以此为基础来评价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贼”的形象和做坏事的含义,再结合“义”的含义,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贼在偷窃的时候,却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忠诚,这样的形象会更加生动。
- 词语结构
- 贼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贼”意指做坏事的人,“义”意指忠诚和义气。
- 详细解释
- 贼义是一个由“贼”和“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贼义的基本含义是指做坏事却有一种义气、忠诚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做坏事的同时,却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忠诚和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