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谤言的词语解释
谤言的意思
拼音:bàng yán    注音:ㄅㄤˋ ㄧㄢˊ
使用场景
谤言常用于形容某人恶意中伤、诽谤他人的言辞。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某人的恶劣行为,或者指责他人的诽谤行为。
例句
1. 他用谤言攻击别人,却不知道自己的品行更差。2. 遭受谤言的人应该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名誉。
基本含义
指恶意中伤、诽谤他人的言辞。
基本解释

(1).怨恨、指责的话。《左传·成公十八年》:“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偪师,民无谤言,所以復霸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续闻》:“ 山东 莱阳县 之役,谤言至今未已。”
(2).造谣中伤的话。《孔丛子·陈士义》:“王曰:‘假以自显,无伤也。’对曰:‘虚造谤言,以诬圣人,非无伤也。’” 明 李贽 《德业儒臣前论》:“今夫造为谤言,诬陷一家者,其罪诛。”《解放日报》1985.4.24:“还我清白之后,谤言不攻自破。”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谤言相关的成语,如“谤毁”、“诽谤”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听到别人说他的坏话后,非常伤心,因为那是谤言。2. 初中生:网络上有很多人用谤言攻击别人,这是不对的行为。3. 高中生:我们应该用理性的言辞批评,而不是使用谤言来诋毁他人。4. 大学生:在公众场合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谤言,以保持良好的社交礼仪。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宣公听信了一个奸臣的谗言,将忠臣公叔牙贬斥出宫。公叔牙离开后,宣公才发现自己被谗言所蒙蔽,后悔不已。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谤言”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谤言”与“诽谤言辞”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含义。
词语结构
谤言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谤为动词,言为宾语。
详细解释
谤言是由“谤”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谤指诋毁、中伤,言指言辞、语言。谤言指的是恶意中伤、诽谤他人的话语或言论。
(0)
诗文中出现“谤言”的诗词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其三薏苡

叶如华黍实如珠,移种官庭特葱茜。

但蠲病渴付相如,勿恤谤言归马援。

(0)

审交

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

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

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

(0)

送李明府去官

谤言三至后,直道叹何如。

今日蓝溪水,无人不夜鱼。

(0)

咏乔丹山先生

丹翁敦信义,恤孤矢不负。

三品归来日,弗忍私其有。

历扬二十年,共道畜丰厚。

甫及垂老时,脆甘啬于口。

身去肉未寒,莫能赡厥后。

清风拂乡闾,谤言真枉咎。

寄语月旦人,评骘胡可苟。

(0)

感寓·其五十六

仲尼相鲁君,鲁人兴谤辞。

子产听郑政,郑人亦毁之。

赤心苦不同,黄口任瑕疵。

贤圣且不免,吾人莫嗟咨。

周公古元圣,流言乃相欺。

向非天动威,成王终见疑。

所以明哲士,脩身日孳孳。

谤言虽百端,而吾自坦夷。

譬之伤日月,指斥靡不为。

安知日月光,万古焉能亏。

(0)

濑水行

诏书重起东山卧,门下何人吊复贺。

果然富贵履危机,未许春秋功覆过。

侍直才回身忽收,谤言日至因杼投。

试看械系同齐虏,漫道声名动右侯。

当诛臣罪何辞死,巢破惟愁卵亦毁。

鹤唳华亭忆故乡,犬牵上蔡悲公子。

上前阴中亦何为,天道神明自有知。

枉将削地诛晁错,正为求田杀魏其。

请室呼冤犹肮脏,上书谁敢求归葬。

愿将尸谏悟君王,桐棺三寸城南圹。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