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持物寄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权德舆 《郴州换印因寄员外使君》诗:“缄题 桂阳 印,持寄 朗陵 兄。” 宋 王安石 《怀元度》诗之三:“不可持寄君,思君令人老。”
- 基本含义
- 持有、保管他人的物品并寄存在自己处。
- 详细解释
- 持寄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持”和“寄”两个字组成。持指持有、保管,寄指寄存、存放。持寄的含义是指将他人的物品保管在自己处,负责寄存。
- 使用场景
- 持寄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旅途中或者临时有事不能携带物品时,将物品托付给他人保管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人临时代为保管他人的事物。
- 故事起源
- 持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邮政制度。在古代,人们在长途旅行或者有事不能携带物品时,常常会将物品托付给当地的邮局或者驿站保管,然后通过邮递员或者驿丞来取回。因此,持寄就成为了这种行为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持寄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动词组成,表达了持有和寄存的动作。
- 例句
- 1. 我出差期间,把家里的重要文件持寄给了我的朋友。2. 旅行时,我将贵重物品持寄给了酒店的保险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持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旅行时将物品寄存在某个地方,然后将这个场景与持寄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持寄相关的成语,例如“托付”、“存放”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外地参加比赛,把书包持寄给了同学。2. 初中生:为了保险起见,我将护照和钱持寄给了酒店的前台。3.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持寄给了亲戚。4. 大学生:我旅行时把行李持寄给了火车站的行李寄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