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钩陈的词语解释
钩陈的意思
拼音:gōu chén    注音:ㄍㄡ ㄔㄣˊ
基本解释

亦作“钩陈”。1.星官名。《文选·扬雄<甘泉赋>》:“詔招摇与太阴兮,伏钩陈使当兵。”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鉤陈,神名也。紫微宫外营陈星也。” 唐 李峤 《奉和拜洛应制》:“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臺。” 清 钱谦益 《答越卓凡宪副》诗:“我欲为君歌督护,夜阑酹酒向鉤陈。”
(2).指后宫。《文选·班固<西都赋>》:“周以鉤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 李善 注引《乐叶图》:“钩陈,后宫也。”《隋书·高祖纪上》:“任掌鉤陈,职司邦政。” 清 钱谦益 《吴祖洲八十序》:“身虽引退,其声光气象尤映望于钩陈阁道之间。”
(3).一种用于防卫的仪仗。《北史·艺术传下·何稠》:“帝復令 稠 造戎车万乘,鉤陈八百连。”《隋书·礼仪志七》:“八年征 辽 ,又造鉤陈,以木板连如帐子。”《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巡幸则有大驾法从之盛,御殿则有鉤陈羽卫之严。”

基本含义
指把问题或事件的关键点或要害点揭示出来。
详细解释
钩陈是由“钩”和“陈”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钩”是指勾住、揭示,表示揭穿问题的本质。“陈”是指陈述、阐明,表示阐明问题的真相。钩陈的意思是通过揭示问题的关键点或要害点,来阐明问题的真相或本质。
使用场景
钩陈常用于描述揭示事物本质、阐明问题真相的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或有人故意掩盖真相时,可以使用钩陈来表示揭示问题本质的意图。
故事起源
关于钩陈的起源故事有很多版本,下面是其中一个版本: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陈子的智者,他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有一天,国王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但无论国王怎么思考和询问,都无法找到解决办法。于是国王找到了陈子,希望他能够帮助解决问题。陈子仔细观察了问题,然后用一根钩子勾出了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国王对陈子的智慧和方法十分赞赏,于是人们开始用“钩陈”来形容揭示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他能够钩陈问题的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 通过钩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
记忆技巧
可以将“钩陈”与“揭示问题本质”这个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勾子勾住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揭示问题的真相。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揭示问题本质相关的成语,如“剖析”、“深入剖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简单的例子钩陈了我们学习中的困惑。2. 初中生:通过钩陈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历史事件的意义。3. 高中生: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钩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4. 大学生:科学家通过钩陈实验数据,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钩陈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0)
诗文中出现“钩陈”的诗词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

闻道和亲人,垂名报国馀。

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

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

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

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钩陈摧徼道,枪藟失储胥。

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

公时呵䝟貐,首唱却鲸鱼。

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雎。

尸填太行道,血走浚仪渠。

滏口师仍会,函关愤已摅。

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

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

降集翻翔凤,追攀绝众狙。

侍臣双宋玉,战策两穰苴。

鉴澈劳悬镜,荒芜已荷锄。

向来披述作,重此忆吹嘘。

白发甘凋丧,青云亦卷舒。

经纶功不朽,跋涉体何如。

应讶耽湖橘,常餐占野蔬。

十年婴药饵,万里狎樵渔。

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但惊飞熠耀,不记改蟾蜍。

烟雨封巫峡,江淮略孟诸。

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努力输肝胆,休烦独起予。

(0)

九骚引·其二怀湘江

览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潇湘。

神仿佛而忽睹兮,云滃滃而飞扬。

石磕磕而振厓兮,灏长澜之洋洋。

登巉岩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鸟翔。

劲风为之振木兮,柔条悲呜而似簧。

秋兰时其未吐兮,芙蓉葱笼而含香。

缅二妃之清尘兮,芳草藞焉有辉光。

佐重华之隆盛兮,风教垂于椒房。

伊任姒之母周兮,性沉水靓而淑良。

佳媛千古鲜俪兮,郁金并尔喷香。

文姬苏蕙焉可比兮,毛嫱西子亦匪其行。

慕窈窕之懿范兮,指内则以为方。

握芳椒以流盼兮,折桂枝而树旌。

步前躅之愔悘兮,注烈思之荌荌。

夫何废寝而忘餐兮,搜典籍而罗瑶琼。

张丹檠而读史兮,惟砥德之是荣。

翻规箴于往牒兮,心战兢而惺惺。

发鬇鬡而慵整兮,志款款而弗更。

希太素之玄风兮,敢抚奁而渝旧盟。

恧贪秽之淟浊兮,诵《绿衣》而修名。

叩天阍而辟扉兮,谒钩陈之坤灵。

睇太微之光芒兮,顾微躯其何生。

将法古以垂后兮,裁青编而见情。

庶诞降之不虚兮,弗顾影而愧形。

(0)

帝京篇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王侯贵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邻。

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

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始见田窦相移夺,俄闻卫霍有功勋。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红颜宿昔白头新,脱粟布衣轻故人。

故人有湮沦,新知无意气。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已矣哉,归去来。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0)

九骚引·其七临云叹

临高云而三叹兮,抚简册以致思。

步花阴而四顾兮,内伤悲而移时。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岁月其难追。

仰浮云之飘飘兮,志凛然而与世披。

夜皎皎而不寐兮,心朗朗而气夷。

却罗绮之黼帐兮,设黍藜而疗饥。

避世途之缤纷兮,崇仁义以为懿。

读先哲之遗训兮,身三省而内刺。

年四十而不惑兮,修天禀之淳粹。

瞰二纪之无穷兮,察五纬之遹皇。

妒盘逸之无度兮,乐未毕而哀生。

听素女之抚弦兮,令吾神气爽而思清。

瞻故都于霞表兮,陟钩陈之琼宫。

出阊阖其远眺兮,俯九土而生愁。

风骚骚其振衣兮,雪霏霏而似琼瑈。

览太虚之苍茫兮,羡王雎之悠悠。

玄鹤鸣于九皋兮,声闻野而不收。

鸢相羊而戾天兮,鱼沉渊而潜游。

察至道乎上下兮,理阴阳而度三秋。

物贵贞而淑美兮,遵纯水靓而自修。

登银台而常羊兮,取玉芝以为羞。

披初服之修洁兮,更思周任之内柔。

想两髦之佳仪兮,心心列栗而怀忧。

遭险屯之穷时兮,安薄命而靡邮。

(0)

时巡近郊悯农事有作

芳郊景物丽,淑气扇暮春。

灵雨应良节,光风薄嘉辰。

省耕已届候,夙驾方来巡。

前驱列式道,羽卫罗钩陈

时有田间子,荷耒披车尘。

讥诃勿频数,疾苦当咨询。

千耦幸终亩,二釜犹悬囷。

穮蓘尔勤动,痌瘝予隐亲。

赒赐出泉府,拊循属官臣。

行潦有挹器,冽井无枯津。

所惠良未遍,嗛嗛愧斯人。

(0)

华清宫三十韵

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

仰窥丹槛影,犹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

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

几席延尧舜,轩墀接禹汤。

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厌未央。

钩陈裹岩谷,文陛压青苍。

歌吹千秋节,楼台八月凉。

神仙高缥缈,环佩碎丁当。

泉暖涵窗镜,云娇惹粉囊。

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妆。

帖泰生灵寿,欢娱岁序长。

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

玩兵师汉武,回手倒干将。

黥鬣掀东海,胡牙揭上阳。

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

蜀峰横惨澹,秦树远微茫。

鼎重山难转,天扶业更昌。

望贤馀故老,花萼旧池塘。

往事人谁问,幽襟泪独伤。

碧檐斜送日,殷叶半凋霜。

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尘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鸟啄摧寒木,蜗涎蠹画梁。

孤烟知客恨,遥起泰陵傍。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