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笔舌 bǐshé
[position;proposition;views] 宣道立言
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扬雄《法言·问道》
- 详细解释
笔为书写工具,舌为言语器官,故常以“笔舌”泛指文章和言论。 汉 扬雄 《法言·问道》:“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 宋 苏轼 《谢吕龙图启》:“比者上以片言隻字谢德於门下,而其诚之所加,竟有所不能尽,意之所至,言有所不能宣,故其见於笔舌者止此而已。” 清 孙枝蔚 《即事赠王筑夫》诗:“但念先生拙生计,笔舌聊可代耕耘。”
- 基本含义
- 指用笔和舌头,表示辩论、争辩、辞令、文辞等方面的才能。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笔舌”来形容一个人擅长辩论、能言善辩,或者形容一篇文章或演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表达能力。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名叫杜牧的文学家。杜牧以其辞章文采和辩论技巧闻名,他的辞章和辩论被称为“笔舌”。因此,人们将杜牧的才能称为“笔舌”,并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擅长辩论和文辞的人。
- 词语结构
- 笔舌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笔”和“舌”。这两个汉字的结合形成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 例句
- 1. 他的笔舌之间,说服了很多人。2. 这篇演讲充满了笔舌之力,让人印象深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笔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握笔和舌头,用笔和舌头来辩论和表达观点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于成语“笔舌”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笔耕”、“舌战”等。可以通过读书、查阅词典或者参加语言文化课程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笔舌很厉害,经常能够说服老师同意他的观点。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笔舌之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辩论选手。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笔舌之力很强,通过精确的措辞和有力的论证,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笔舌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