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褒义,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可用于赞美他人或自我期许。
- 例句
- 1. 他是一个葭琯的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得非常优秀。 2. 我们应该向葭琯的人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言行端正的人。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
- 基本解释
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緹室葭琯以候气,多为管以参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运机发纵,可以意推,葭琯浑仪,递相祖述。”参见“ 葭灰 ”。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古代琯的音乐以及芦苇的特点,深入理解成语“葭琯”的内涵。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葭琯的人,她总是很关心我们,教我们做好事。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葭琯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3. 高中生:他是班级里的葭琯,无论在学习还是为人处事上都很出色。 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葭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故事起源
- 《韩非子·五蠹》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大夫葭琯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子学坏,就请了一个很有声望的老师来教育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葭琯的儿子变得品德高尚,言行端正,于是人们就用“葭琯”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葭琯”想象成一根芦苇,直挺挺地立在水边,代表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葭,芦苇的一种。琯,古代乐器的一种。葭琯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如同芦苇的茎直而不倾,琯的音乐高雅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