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1).专心求学。语本《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学。”《魏书·儒林传·刁冲》:“ 冲 免丧后便志学他方, 高氏 泣涕留之, 冲 终不止。”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李娃 ﹞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
(2).借指十五岁。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年在志学,谋过老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纰缪》:“ 隋 王劭 爰自志学至乎暮齿,篤好经史,遗落世事。”
- 基本含义
- 志向高远,勤奋学习。
- 使用场景
- 志学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努力学习的精神。可以用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 故事起源
- 志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孔融的学者,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学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孔融勤奋学习,不辞辛苦。他常常在夜晚熬夜读书,即使遇到困难也坚持不懈。最终,孔融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卓越的学者,被后人称为“志学之人”。因此,志学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志 + 学”。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志学精神非常自豪。2. 她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真是个志学之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志学”两个字的发音与其含义进行联想记忆。例如,“志”可以联想为“志向”,表示远大的目标;“学”可以联想为“学习”,表示努力学习。将这两个词联想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融的故事,以及其他与勤奋学习、追求梦想相关的故事和成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者参加相关的讲座、培训等方式来延伸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志学的好学生。2. 初中生:他通过志学精神,考上了理想的高中。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志学,考上一所名牌大学。4. 大学生:他是一个志学之人,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5. 成年人:我们应该保持志学的精神,不断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