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太常寺。 唐 李商隐 《为濮阳公祭太常崔丞文》:“棘署选丞,仍见 譙元 之入;章臺辟掾,方喜 赵嘉 之来。”
(2).大理寺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贡院》:“歷代沿革,大理寺曰棘署,又曰北寺。”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任期结束后,由于政绩不佳或其他原因,被罢免或降职。
- 详细解释
- 棘署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棘意为荆棘、刺,署意为官职。棘署的字面意思是官职如荆棘般棘手,意味着官员在任期结束时因为政绩不佳或其他原因而被罢免或降职。
- 使用场景
- 棘署常用于形容官员在官职结束时遭遇困难或失败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被解职、被贬谪或被调离原职的官员,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职位的权力受到限制或削减。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记载,项羽在刘邦建立汉朝后,被封为楚王。然而,项羽在楚地任职期间,政绩不佳,失去了刘邦的信任。最终,项羽被刘邦罢免,被迫离开楚地。这个故事成为了棘署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棘署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由于贪污腐败,这位官员遭到了棘署。2. 那位市长的棘署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官员在官职结束时,身上长满了荆棘,表示他在离职时遇到了困难和失败。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官员相关的成语,如“罢官”、“降职”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官员职位变动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考试不要作弊,否则会棘署。2. 初中生:我听说那个班长因为犯错被棘署了。3. 高中生:他的糟糕表现导致他被棘署,这是他自食其果。4. 大学生:政府对腐败官员实行了棘署政策,以清除陋习。5. 成年人:这位企业家因为公司破产而遭受了棘署,一夜之间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