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石刻的词语解释
石刻的意思
拼音:shí kè    注音:ㄕㄧˊ ㄎㄜˋ
使用场景
石刻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文字或图案雕刻的精细和艺术价值。它可以用于讨论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形式美和技术难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和技艺的高超。
例句
1. 他的字写得像石刻一样,非常工整。2. 这幅画的线条刻画得非常细腻,简直就像石刻一样。3. 这座石刻是明代艺术家刘彦斌的杰作。
基本含义
石刻是指在石头上雕刻出的艺术作品或文字。
基本解释

◎ 石刻 shíkè
(1) [carved stone]∶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2) [stone inscription]∶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延伸学习
如果对石刻艺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著名石刻作品,如大禹治水石刻、龙门石窟等,并了解更多关于石刻艺术的历史和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过一座石刻公园,里面有很多古代的石头雕刻。2. 初中生:他的书法写得非常好,就像石刻一样工整。3. 高中生:这幅画的线条刻画得非常细腻,简直就像石刻一样精美。4. 大学生:他的雕刻技艺非常高超,他的作品就像是石刻一样精细。
故事起源
石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在古代,石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纪念碑、墓葬等领域。由于石刻需要经过精细的雕刻过程,因此它往往被视为一种高超的艺术技艺,成为人们赞美才华和技艺的象征。
英文翻译

1.lithoglyph; stonecutting; carved stone; stone inscription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石刻的形象与实际的石刻作品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雕刻精细的石头上刻着“石刻”这两个字,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石刻是一个名词短语,由“石”和“刻”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1).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史记·秦始皇本纪》:“作 琅邪臺 ,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丝。” 金 元好问 《济南杂诗》之五:“石刻烧残讌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读书台》:“ 济南 近有人耕田间,掘得‘读书臺’三字石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 宋 人的《唐风图》和《耕织图》,现在还可找到印本和石刻。”
(2).镌雕石制品。《人民日报》1959.9.19:“有些技艺精湛的石刻艺人,只能背上几块石头,天涯海角到处流浪。”

(0)
诗文中出现“石刻”的诗词

游空山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邃殿苒苒来香馥。

褰衣却上清虚阁,丛林障我千里目。

嘉名大榜起何人,来者先自叹烦促。

时于缺罅见一一,烟江黛嶂堆青绿。

先人昔此断还往,三年学古忘幽独。

当时诗板今无在,只馀石刻记经轴。

拂尘再诵心欲折,世态万变流光速。

我方投迹随喧鬨,文字堆床未尽读。

山中宴坐亦所愿,那得宽闲继前躅。

留连两日同僧饭,更念重来几凉燠。

作诗强写无穷悲,天风为我号寒木。

(0)

书磨崖碑后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0)

唐太宗骏马图

昭陵石刻今无有,绢素乃能存不朽。

当时奇骨济时艰,驾驭尽入天人手。

隋家再世俱凡庸,不知肘腋生英雄。

晋阳奋起六骏马,蹴踏人海波涛红。

帝王一出万邦定,干戈四指群小空。

淩烟勋臣尽图画,一旦肯遗汗血功。

呜呼何从得此样,规模却与石刻同。

乃知帝王所驭乃龙种,岂可求之凡马中?

唐家开基三百载,展卷尚觉来英风。

(0)

韩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0)

济南杂诗五首·其三

石刻烧残宴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只应画戟清香地,多欠韦郎五字诗。

(0)

忆红楼

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

曾见兵锋逾百草,偶题诗句在红楼。

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

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