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唐 宰相治事之所为政事堂,亦称中书堂,故宰相彼此尊称为堂老。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宰相相呼为元老,或曰堂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太子庶子为宫相,宰相呼为堂老,两省相呼为阁老。”
(2).谓母亲。见 清 翟灏 《通俗编·称谓》。
- 基本含义
- 指正直、廉洁、公正的官员。
- 详细解释
- 堂指堂堂正正,老指老实。堂老形容官员廉洁奉公,为人正直,不贪污受贿,秉公办事。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扬官员廉洁公正,也可用于形容他人为人正直、诚实。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当时有一个官员叫韩洪,他为官清廉,不贪污受贿,深得百姓的敬爱。有一天,有人来告发韩洪的不是,结果却被证实是诬告。这件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称赞韩洪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官员,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堂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堂和老。
- 例句
- 1. 这位官员廉洁奉公,堂老之风令人钦佩。2. 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堂老”与“正直、廉洁、公正”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堂堂正正的老人代表着官员的廉洁奉公。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廉洁、公正相关的成语,如“清廉正直”、“廉洁奉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一个堂老,他从不做不诚实的事情。初中生:这位官员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干部,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高中生:在这个腐败的社会里,很难找到一个堂老的官员,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