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从伯一词常用于贬低那些表面上恭敬、追随长辈,但实际上心怀不轨、用心不良的人。它可以用于形容某人虚伪阿谀、奉承取悦上级,或者描述某人只是表面上尊重长辈,实际上却对他们心怀不满。
- 例句
- 1. 他总是对长辈说一些恭维话,但实际上是个十足的从伯。2. 别看他表面上对领导很恭敬,其实他心里早就对他产生了不满,完全是个从伯。
- 基本含义
- 指表面上看是尊敬的称呼,实际上却是冷嘲热讽的意思。
- 基本解释
父亲的堂兄。《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深为从伯 敦 导 所器重。”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郑氏先世回定仪状》:“从伯 元方 ,见任从政郎,前 严州 桐庐 县丞。”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奴颜婢膝”、“阿谀逢迎”等,来进一步了解虚伪、奉承等贬义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对老师说很多好听的话,但是我觉得他是个从伯。2. 初中生:他明明不喜欢这个班主任,却总是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简直就是个从伯。3. 高中生:他表面上对校长很尊敬,但背地里却总是说他的坏话,真是个典型的从伯。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见过很多从伯,他们表面上对上司恭敬有加,实际上却暗地里算计着自己的利益。
- 故事起源
- 关于从伯的具体起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官场或家族中,有些人表面上恭敬尊敬长辈,但实际上却暗中耍手段,图谋私利。这种虚伪的行为被形容为“从伯”。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从伯”这个成语拆解开来记忆。从伯的“从”字可以联想到“跟随”,而“伯”字可以联想到“尊敬的长辈”。通过将这两个字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从伯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别复杂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从伯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从”表示跟随、追随,而“伯”是对长辈的尊称。从字面上看,从伯似乎是对长辈的尊重和追随,但实际上它常常带有冷嘲热讽的意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有心机、虚伪、阿谀奉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