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形容某人的言行合适,某物符合要求等等。
- 例句
- 1. 这份报告写得很合式,内容全面且有条理。2. 他的穿着总是非常合式,给人一种得体的感觉。
- 基本含义
- 符合规定或标准;合乎适宜
- 基本解释
(1).符合一定的规格、程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在 福寧 ,见戎幕选力士,以五百斤石提而绕辕门三匝者为合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批阅》:“彼知式非套设,则告状者自留心於合式。”
(2).符合实际。 鲁迅 《花边文学·骂杀与捧杀》:“指英雄为英雄,说娼妇是娼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式,不能责备批评家的。”
(3).妥当。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向人分送自己的冤单,是不大合式的。” 萧军 《羊·职业》:“多半是不正经的人们出身!和这些人们在一起有点不合式吧?”
(4).合意;满意。《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见她乾娘説得这般合式,便説道:‘既这样,就遵伯父的话罢。’”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尤其合式的是所画的是故事,易于讲通,易于记得。”
(5).契合;投合。《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你道那河台既是合 安老爷 那等不合式, 安老爷 又是个古板的人……他忽然把 安老爷 调了这样一个美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二五:“近来,因工作的联系而推动了爱情的这一对,觉得这正是很合式的一对伴侣。”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例句和故事来加深对合式的理解,并学习如何在不同场景中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业按时完成了,老师说很合式。2. 初中生:他的回答非常合式,很有逻辑。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结构合式,观点清晰。4. 大学生:他的演讲非常合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 成人:他的行为举止总是合式得体,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 故事起源
- 合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一书中,原文是“合而言之”,意为将众多的事物合并起来进行总结。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合式”,表示合适与恰当。
- 英文翻译
1.well-formed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位穿着得体的人在做合符规定的动作,例如打招呼或者行礼,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合式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四声词语,合指符合、合适,式指规定、标准。
- 详细解释
- 合式指符合规定或标准,也可表示合乎适宜。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合适与恰当,也可用于人的行为举止的得体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