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挽联的词语解释
挽联的意思
拼音:wǎn lián    注音:ㄨㄢˇ ㄌㄧㄢˊ
使用场景
挽联通常出现在葬礼、祭奠等场合。它可以用于纸张、横幅等载体上,悬挂在墓碑、神位等地方,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例句
1. 上联:春山如黛送别情,离魂难挽泪如雨。 下联:秋水无痕悲离恨,往事难忘泪满衣。2. 上联:烛影摇红寒夜雨,挽歌送别哭天明。 下联:孤舟飞烟春江上,泪湿离人别后情。
反义词

喜联

基本含义
挽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达哀悼和哀思的形式,通常出现在祭奠、葬礼等场合。它是一种用诗词、对联等形式表达对逝者怀念和哀悼的方式。
基本解释

◎ 挽联 wǎnlián
[elegiac couplet] 哀悼死者的对联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他形式的哀悼表达,如祭文、挽词等,了解更多关于哀悼和祭祀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个葬礼,我看到了很多悬挂着挽联的横幅。2. 小学生:我在书上看到了一首挽联,上联是“春山如黛送别情”,下联是“离魂难挽泪如雨”。3. 初中生:我爷爷去世了,我们家挂起了一幅挽联,上联是“岁月如梭别离愁”,下联是“回首往事泪满衣”。4. 高中生:我们班级举行了一次纪念活动,大家一起写了一幅挽联,表达对逝去同学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故事起源
挽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相信生者和死者之间有一种联系,通过祭祀和祭品,可以使死者得到安宁和祝福。挽联作为一种表达哀思和怀念的方式,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英文翻译

1.elegiac couplet

记忆技巧
记忆挽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制作记忆卡片:将挽联的上联和下联分别写在卡片上,通过反复阅读和默写来记忆。2. 制作联想图:将挽联的内容与形象进行联想,形成一个图像,便于记忆。
词语结构
挽联由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一般是七言或者五言。它的结构一般是上联和下联,上联和下联之间存在一种呼应和对仗的关系。
详细解释

哀悼死者的对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只见那孝帐上面,七长八短掛满了挽联。” 胡适 《我对丧礼的改革》:“倘蒙赐吊,只领香一炷或挽联之类。” 冰心 《南归》:“虽然没有写哀启,我却在父亲下泪搁笔之后,替他凑成一副挽联。”
哀悼死者的对联。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张太史联》:“ 玉 卒后,某乞人代为輓联,鲜当意者。”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 傅相 邮寄輓联云:‘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盖纪实也。”

(0)
诗文中出现“挽联”的诗词

挽吴参将母

冰玉坚持五十霜,一朝云逝倍堪伤。

养姑尽孝登高寿,教子成名镇朔方。

懿范谩誇邹孟母,令名宁愧卫共姜。

儒绅哀挽联篇什,行谊应知永不忘。

(0)

满江红 天安门诗抄

天亦垂泪,是人岂能泪不挥?
纪念碑,花圈林立,挽联素围。
灰撒江河涛澎湃,骨落青山峰崔巍。
功勋卓、永垂青史册,壮经纬。
继遗志,铭教诲,辨真伪,识妖鬼。
与贼决斗,勇弃安危。
痛吊犹觉公健在,光辉榜样育新葵。
亿万众与你肝胆照,英灵慰。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