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仪表端庄,或者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得体得体。
- 例句
- 1. 他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真是个钟仪之人。2. 这位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仪表端庄庄重,真是个钟仪之师。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仪表端庄庄重,举止得体得体。
- 基本解释
春秋 楚 人。曾为 郑 获,被献于 晋 。 晋侯 见 锺仪 ,问之曰:“南冠而縶者谁也?”有司对曰:“ 郑 人所献 楚 囚也。”释而慰问之,问其族。对曰:“伶人也。” 晋侯 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也,敢有二事?”与之琴,操 楚 音。 晋侯 语于 范文子 。 文子 曰:“ 楚 囚,君子也。言称其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见《左传·成公九年》。后多以“钟仪”为拘囚异乡或怀土思归者的典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仪表和举止有关的成语,如“仪态万千”、“举止失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保持钟仪,不要在课堂上随便说话。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要在颁奖典礼上展示钟仪的形象。3. 高中生:在参加面试时,要注意仪表端庄庄重,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
- 故事起源
- 关于“钟仪”的故事起源已经不可考证。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古代的礼服,手里拿着一个古代的钟,站在那里庄重地敲打着钟,表示他的仪表端庄庄重。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钟仪一词由“钟”和“仪”组成。“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庄重和正直。“仪”指的是人的仪表和举止。“钟仪”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仪表举止庄重得体,表示他的风度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