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六服的词语解释
六服的意思
拼音:liù fù    注音:ㄌㄧㄨˋ ㄈㄨ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强调顺从、服从的场合,特别是在形容对上级或权威的绝对服从和无条件的听从。
例句
1. 他对老师的要求总是六服,从不违抗。2. 面对困难,我们要六服命运,勇往直前。
基本含义
指服从、顺从、彻底服从。
基本解释

(1). 周 王畿以外的诸侯邦国曰服,其等次有六: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周礼·秋官·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壹见,其贡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 孔颖达 疏:“要服,蛮服也者,《职方》云‘蛮服’,要、蛮义一也。” 王莽 曾仿行六服之制。《汉书·王莽传中》:“公作甸侯,是为惟城;诸在侯服,是为惟寧;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在宾服,是为惟屏;在揆文教,奋武衞,是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总六服以收贤,掩七戎而得骏。” 宋 曾巩 《李良辅知庐州张竚陕州崔度蔡州王说徐州制》:“朕董正治官,自朝廷始,至於六服群吏,莫不考循其名,以督课其实。”惟城、惟宁、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皆取自《诗·大雅·板》。后用以指全国各地。《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饗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 郑玄 注:“ 郑司农 曰:‘大裘,羔裘也。衮,卷龙衣也。鷩,襌衣也。毳,罽衣也。’……希读为絺,或作黹,字之误也。”《晋书·舆服志》:“六服之冕,五时之路,王者之常制,各有等差。”
(2).指 周 天子的六种冕服。即:大裘、衮衣、禅衣、罽衣、絺衣、玄衣。《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贾公彦 疏:“此素沙与上六服为里,使之张显。”
(3).指 周 代王后的六种服色。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服从、顺从相关的成语,如“绝对服从”、“全心全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六服老师,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愿意六服困难和挑战。3. 高中生: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六服自己的懒惰和拖延心态,努力进步。4. 大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六服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校规。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六服领导的安排和指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故事起源
六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六服图》,讲述了一个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通过顺从和服从,最终获得了成功和智慧的故事。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六服”与“服从”这个词联系起来,通过记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六服的结构为“数词 + 服”。
详细解释
六服是由“服从”一词衍生而来的成语,表示完全、彻底地服从,不抗拒、不反抗。
(0)
诗文中出现“六服”的诗词

菀菀者丛之什四章

菀菀者丛,孔集维鸒。中一文鸟,其鸣雊雊。

岂不尔类,唯尔之夸。视棘则黍,有救在嗉。

踯躅毛跣,块不得吐。凡今之良,无蹈厥队。

嗟我宰父,惟王来绥。畴不兴止,娥媌令仪。

五马既同,六服孔加。密云油油,雨窃其施。

淫来无端,亦莫之何。人有恒言,耳属于墙。

堑崧践华,岂曰匪常。逝茀洋洋,至菑汤汤。

何以自明,曜灵西藏。何用重明,纤阿未扬。

机斯伏矣,懵其蹴矣。机之蹴兮,吁骇速矣。

机之伏兮,伊胡忸矣。

(0)

明洪熙古剌水歌为马嶰谷

文皇高飞上帝畿,通道八蛮人九夷。

历大古剌小古剌,西南远赴风教齐。

五长官司两宣慰,周夕郎功著驿鞮。

滇王何处北汉大,五千里外增藩篱。

梁州地灵最崛奇,禹贡二川所分釐。

南金沙会岷江出,北金沙引黑水驰。

桑经郦注愧未尽,大荒为待博物稽。

此其大者配九山,更有馀润成土宜。

难河之水清涟漪,诸峒异香怪陆离。

龙脑鸡舌并麝脐,苏合兼车如江麋。

烟煴百和醇且旨,芳馨一直沁心脾。

贡之天子入内府,浴罢一杯便啜醨。

县官元气正旁魄,神膏醍醐过五齐。

洞天三十六宫天浆饫,福地七十二府地泽怡。

以通神明疏渣滓,酿出乾端与坤倪。

浓于崖蜜甜于饴。

犁庭三出威绝域,此水曾偕玉食携。

贮之铜瓶志铢两,岁月进奉均留题。

太素色映黄琉璃,袭以古剌锦襹褷。

守成令辟首仁庙,六服岁见无差池。

摩挲署书考时代,犹识纪元在洪熙。

在昔西南记职贡,昆明有露曰蔷薇。

妙香尚出此水下,妃子千群洒里衣。

遐方异物虽不贵,要亦王会所会归。

圣心诚如玄酒淡,万国争饮醴泉嬉。

土官兼并不可诘,缅甸干厓世羁縻。

我抚此水三太息,考證遥遥拾坠遗。

接境已亡底马撒,近界但闻佛郎机。

谷洛门馀淮汝竭,九庙黄流涸辙悲。

莱阳侍郎坐圜扉,谁投一盎慰朝饥。

引领长陵不下咽,哀吟清泪纷淋漓。

可怜崎岖皭火投,南徼诸公中泥中露歌式微。

折足生还邓都督,曾记包胥九顿仪。

弃馀流落归好事,足补故宫文献资。

三百年来废兴感,拟之渭流涨水脂。

(0)

题帷幄元勋册八首·其八

平明阊阖露华晞,六服怀琛候紫薇。

岛虏行成祈北面,蕃臣重译到西飞。

清风绝塞尘沙净,赤日扶桑燧火微。

从此禦戎传庙略,上公横玉赞垂衣。

(0)

恭谒孝陵

皇祖仗黄钺,奋起逐天狼。

腥风一以荡,功烈冠百王。

明明二三臣,规画参世纲。

关石与和钧,仰成维后皇。

神京控六服,松柏郁崇冈。

一朝鼎湖升,珠襦永斯藏。

玄居肃休穆,瞻礼虔弗遑。

小臣守末位,愿言觐耿光。

(0)

拟上张丞相

五闰干戈极,炎晖历数新。

析圭绵六服,卜鼎迈千春。

哀痛朝奸稔,夤缘国步屯。

近畿横彗孛,严禁失钩陈。

魏绛谋和敌,包胥日哭秦。

翠华旋北狩,清跸且南巡。

雾塞纷铜马,祥开表玉麟。

官军推大弟,耆老赴仁人。

唐祚兴灵武,昭王问水滨。

悲缠刁斗急,警报羽书频。

关辅腾骄子,朝廷倚大臣。

梦符岩肖说,天祐岳生申。

濯濯襟灵迈,温温德业纯。

家声真不坠,庙略信如神。

行洁圭无玷,心坚竹有筠。

苍生出涂炭,黄屋待经纶。

苏峻称兵日,姬公复辟辰。

祚危旒在缀,主辱涕盈巾。

诸将趋行殿,孤军入帝闉。

乾坤收逆气,淮海霁妖尘。

尊俎辞枢极,旌旄下蜀岷。

霜棱函谷外,春色锦江濒。

流马通飞漕,推锋截要津。

荣亲万钟禄,许国百年身。

盛烈刊彝鼎,丹忠薄昊旻。

流言初抵隙,积毁竟排真。

感激回天眷,须臾秉国钧。

精神千载会,霖雨八方均。

晓几趋环佩,朝班领搢绅。

荆蛮淹月定,胡骑暮年驯。

奉诏移瓯越,承恩拜紫宸。

地遥分虎节,日暖想龙鳞。

颍上归黄霸,河间借寇恂。

台衡期必复,风俗再还淳。

叹惜寒门士,叨陪上国宾。

雕虫惭小技,连蹇分长贫。

短剑秋仍抚,残灯夜更亲。

曳裾胡不可,投璧惧无因。

海运鹏孤翥,泥蟠蠖未伸。

济时公努力,宇宙久荆榛。

(0)

进宫见路㫄禾麦喜而有作

昨冬三白诚沾足,遗蝗入地无须卜。

今春灵雨复频零,有秋早幸天锡福。

婪尾韶光入夏初,经旬未得甘膏霂。

五日不雨则无麦,谁能慰我宵衣独。

一夜西山殷其雷,甫田尺泽资浇沃。

枯者以苏苗者秀,或云而黄或油绿。

岂无町畦藉验农,郊畿未必同在囿。

北郊有事应斋居,星言驾彼六龙夙。

凭舆历历度村墟,麦原禾阪皆在目。

降康允矣大造仁,九重欢戚同茅屋。

此日忧怀释流览,遐心更复廑六服

安得寓县均有秋,祈年展转眉常蹙。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