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争斗、争夺、分裂等情况,特别是在资源有限或者利益冲突较大的情况下。
- 例句
- 1. 两国为了争夺海洋资源,分茅裂土,陷入了长期的冲突。2. 兄弟之间为了父亲留下的财产,分茅裂土,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3. 在团队合作中,不应该分茅裂土,而是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基本含义
- 指争吵、争斗、分裂。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土地分配制度和资源争夺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为了玩具车,分茅裂土,争得面红耳赤。2. 初中生:班级里的两个学生为了一个聚会的地点,分茅裂土,最后导致了整个班级的不和谐。3. 高中生:学校附近的两个社区为了一个公园的归属权,分茅裂土,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记录,但它在古代的文献中经常被使用,说明它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流行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个人站在一块土地上,争夺着中间的一块茅草,最终导致土地被分裂成两半。
- 词语结构
- 分茅裂土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分茅”、“裂”和“土”。其中,“分茅”表示分开或者分配土地,“裂”表示分裂或者冲突,“土”表示土地或者资源。
- 词语解释
- fēn máo liè tǔ ㄈㄣ ㄇㄠˊ ㄌㄧㄝ ˋ ㄊㄨˇ
分茅裂土
分茅列土。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簫韶乐奏排筵宴。”《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我主人乃 中山靖王 之后, 孝景皇帝 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