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栈道。《新唐书·牛徽传》:“ 蔚 ( 徽 父)避地于 梁 ,道病, 徽 与子扶篮舆,歷阁路,盗击其首,血流面,持舆不息。”
- 基本含义
- 阁路指的是官僚主义、官僚作风,也可以指代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互相庇护的现象。
- 详细解释
- 阁路一词源自古代官署中的阁道,官员们在阁道上往来时可以相互交流,商议事务。后来,阁路逐渐演变成官僚主义的代名词,意味着官员们过于追求形式,不顾实际,只重视权力和地位,忽视了人民的利益。阁路也可以指代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互相庇护的现象。
- 使用场景
- 阁路一词常用于批评官僚主义、官僚作风。可以用来描述政府部门或组织中的官僚现象,也可以用来批评官员之间的勾结、互相庇护行为。
- 故事起源
- 阁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鲁僖公的国君,他的官员们为了争夺权力,相互勾结,追求自己的私利,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后来,这种官员之间的勾结和官僚作风被形容为阁路。
- 词语结构
- 阁路是由“阁”和“路”两个字组成的。其中,“阁”指的是官署中的阁道,“路”指的是道路。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喻,意味着官僚主义、官僚作风。
- 例句
- 1. 这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太低了,完全陷入了阁路。2. 他们之间的勾结和相互庇护行为都是典型的阁路现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阁”字联想为官署中的阁道,将“路”字联想为道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想象官员们在阁道上相互勾结、商议事务的场景,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官僚主义、官僚作风的知识,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官僚主义的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们班上有些同学总是追求权力,不关心其他同学的感受,他们就像阁路一样。2. 初中生:政府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只顾着追求自己的利益,完全忽视了人民的需求,这就是典型的阁路现象。3. 高中生:在职场上,官僚主义很常见,有些同事之间相互勾结、互相庇护,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