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shí háng jù xià ㄕㄧˊ ㄏㄤˊ ㄐㄨˋ ㄒㄧㄚˋ
十行俱下
◎ 十行俱下 shíháng-jùxià
[be quick at reading] 形容看书很快(见于《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才出众,各自有特长,能在各种事务中各自发挥所长。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团队合作的能力,形容团队中的人才众多、能力出众,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 故事起源
-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子被困在犬戎之中,太子的老师孙通为了救出太子,带领一支队伍前去营救。这支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技能,有的擅长弓箭,有的擅长马术,有的擅长偷袭等等。最终,他们成功地解救出了太子,因为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共同努力,所以才能够取得胜利。
- 词语结构
- 十行 十种不同的技能或特长;俱下 都发挥出来。
- 例句
- 1.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十行俱下,所以能够在各个项目中取得成功。2. 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十行俱下,才能够完成这个复杂的任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十行俱下”与团队合作的能力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各自具备不同的技能和特长,共同合作,取得优秀的成绩。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厉害,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科目,十行俱下,所以我们的班级成绩很好。2. 初中生:我们班的篮球队很强大,每个队员都有不同的技能,有的擅长投篮,有的擅长防守,十行俱下,所以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模拟联合国团队很优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协调,十行俱下,所以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