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惕慄的词语解释
惕慄的意思
拼音:tì lì    繁体字:惕慄    
基本解释

亦作“ 惕栗 ”。犹言战战兢兢。《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慄不敢为淫暴。”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羣臣惕慄奉职,命材登良,不敢私违。” 王闿运 《御夷论》一:“圣人得位,要荒以限之,朝贡以羈之,夷狄仰望,莫不惕栗。”

基本含义
惊恐、战栗的样子
详细解释
惕慄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人因恐惧、害怕或受到惊吓而产生的战栗、颤抖的样子。它强调了人的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强烈恐惧和不安。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恐惧、危险或紧张局面时的表情和举止。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可怕的事情时的反应,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
故事起源
惕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篇中。文中写到:“秋水为何其寒?惕慄而寒也。”这句话用来形容秋天的水非常寒冷,同时也暗喻人的内心感受。后来,惕慄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人的恐惧和慌张的样子。
词语结构
惕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惕”是动词,表示警惕、戒备;“慄”是形容词,表示战栗、颤抖。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词语。
例句
1. 当他听到突然传来的巨响时,他整个人都惕慄了。2. 面对危险的局面,她不禁惕慄起来,全身发抖。
记忆技巧
可以将“惕慄”联想成“提心吊胆”的意思,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和词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战战兢兢”、“胆战心惊”等,这些成语都与恐惧、害怕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看到那只大蜘蛛时,我感到惕慄,赶紧跑开了。2. 初中生: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我感到惕慄,担心自己会考砸了。3. 高中生:听到突然传来的枪声,我整个人都惕慄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4. 大学生:在面试时,我感到惕慄,担心自己不能表现出色。5. 成年人:在黑暗的夜晚,听到奇怪的声音,我不禁惕慄起来,感到有些害怕。
(0)
诗文中出现“惕慄”的诗词

同海阳舒教谕登湘山绝顶因赠别

兀坐不快意,起登湘山头。

九疑峥嵘忽到眼,洞庭湘浦遥争流。

盘空苍磴路险绝,四月爽气疑清秋。

波涛微茫指海南,彷佛十二仙人楼。

欲行更止魂惕慄,声动河汉惊牵牛。

舒君好奇更豪宕,攀援绝壁枝撑幽。

拂拭苔花坐崖石,把酒长笑观潮州。

下窥城郭弹丸小,但听两耳风飕飗。

西瞻苍梧吊虞舜,满江泪竹湘灵愁。

尉佗孤坟竟谁是,纷纷白草埋荒邱。

忆昔楼船下南粤,连天雪甲横戈矛。

祇今陵谷已非昔,况乃杨仆诸王侯。

古今成败等翻掌,天地逆旅俱蜉蝣。

与君且醉苍玉瓯,对面但喜莫复忧。

明朝解缆灵川水,却望湘山思旧游。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