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寒螀的词语解释
寒螀的意思
拼音:hán jiāng    注音:ㄏㄢˊ ㄐㄧㄤ
基本解释

(1).即寒蝉。 汉 王充 《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螿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 晋 郭璞 注:“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许慎 《淮南子》注:“寒螿,蝉属也。”一说指水鸟。见《文选·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 李善 注引 高诱 《淮南子》注。参见“ 寒蝉 ”、“ 寒将 ”。
(2).借指深秋的鸣虫。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一:“碧窗斜月蔼深暉,愁听寒螿泪溼衣。”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 陈三立 《雨》诗:“怀人江海断,鐙火诉寒螿。”

基本含义
形容寒冷的冬天。
详细解释
寒螀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寒指冷,螀指蝉。寒螀的基本含义是形容非常寒冷的冬天,就像蝉在冬天一样冷静无声。
使用场景
寒螀一词通常用于形容极寒的冬天,可以用来描绘天气寒冷、寂静无声的场景。
故事起源
寒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古代的寒冷冬天,蝉会停止鸣叫,变得寂静无声。因此,人们用“寒螀”来形容非常寒冷的冬天。
词语结构
寒螀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冬天的夜晚,大街上寒螀一片,寂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2. 这个冬天真是寒螀啊,出门都得穿上厚厚的羽绒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寒螀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寒冷的冬天,蝉停止鸣叫,整个世界都变得寂静无声。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冬天相关的成语,如“寒气逼人”、“寒冰无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天气真冷,就像寒螀一样,一点声音都没有。2. 初中生:冬天的夜晚,大街上的人们都蜷缩在厚厚的衣服里,寒螀一片。3. 高中生:经历过北方的寒冷冬天,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寒螀。
(0)
诗文中出现“寒螀”的诗词

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0)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螀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0)

秋兴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螀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0)

秋凉怀归三首·其一

清幽自足倚绳床,雨过浮云敛八荒。

雄郭西风鸣夜籁,太虚凉夜泻秋光。

槐花缀粉粘苔砌,桂子飘香入草堂。

倦卧不知身是客,残灯欲灭泣寒螀

(0)

枕上

飘风不崇朝,骤雨不终日。

清寒入絺绤,御袷有馀郁。

天时不能调,人事那可必。

清灯耿孤窗,万籁助飗飘。

忧愁从中来,起坐发屡栉。

丈夫属有念,功名乃馀物。

突兀万间屋,此意何时毕。

长吟答寒螀,四壁转萧瑟。

(0)

秋夕

秋风桂花发,夕露寒螀吟。

岁月坐悠远,江湖亦阻深。

纷思宁复整,离忧信难任。

终遣谁为侣,独此澹冲襟。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