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扈从 hùcóng
[retinue of the emperor or high official] 随侍皇帝出巡的人员
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司马相如《上林赋》
- 近义词
跟从、跟随、随从
- 英文翻译
1.cortege; retainer; retinue
- 详细解释
(1).皇帝出巡时的护卫侍从人员。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孙叔 奉轡, 卫公 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一说,谓跋扈纵恣。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领侍卫府》:“扈从,后扈二人,於御前大臣内简命;前引十人,於内大臣、散秩大臣及御前侍卫内简命。”
(2).指一般的随从人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每思要路刺杀 宋 ,而虑其扈从繁。”
(3).随从皇帝出巡。《北齐书·杨愔传》:“ 侃 虽奉迎车驾北渡,而潜欲南奔, 愔 固諫止之,遂相与扈从达 建州 。” 唐 宋之问 《扈从登封途中作》诗:“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卤簿》:“百官从驾谓之扈从,盖臣下侍从至尊,各供所职,犹僕御扈养以从上,故谓之扈从耳。”《新唐书·张镐传》:“ 玄宗 西狩, 镐 徒步扈从。” 宋 叶适 《息虚论·亲征》:“ 寇準 决策,扈从渡 河 ,六师驩动用命。”《明史·何文辉传》:“会车驾幸 汴梁 ,召 文辉 扈从,因命为 河南卫 指挥使。”
(4).泛指跟随、陪从。《宋书·隐逸传·王弘之》:“时 瑯琊 殷仲文 还 姑孰 ,祖送倾朝, 谦 要 弘之 同行,答曰:‘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 殷 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 基本含义
- 指随从、跟随的人或势力。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对领导的绝对忠诚,也可以用于形容势力对某个人或组织的绝对支持。通常用于贬义或讽刺的语境中。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扈从之臣,君之所以为国也。”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史书《左传》,意思是臣子是君主治理国家的助手和支持者。后来,扈从一词逐渐演变为形容对某个人或组织的绝对忠诚和跟随。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对领导的扈从态度令人难以置信。2. 这个组织是他的扈从,他们会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决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扈从”拆分为“扌”和“从”,“扌”是手的偏旁部首,可以联想到随从的动作,而“从”则表示跟随。因此,“扈从”可以理解为跟随的人或势力。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扈从相关的成语,如“才子佳人”、“心腹之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班级里的扈从,总是跟着老师的脚步。初中生:他对偶像的扈从态度让人感动。高中生:政治家的扈从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大学生:我不想成为别人的扈从,我要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