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庶寮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懒散、无能、不思进取的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以表达对某人的不满或讽刺。
- 例句
- 1. 他原本有很大的潜力,可惜最后成了个庶寮。2. 这个庶寮连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真是让人失望。
- 基本含义
- 指庸庸碌碌、平庸无能的人。
- 基本解释
亦作“ 庶僚 ”。1.百官。 汉 张衡 《思玄赋》:“戒庶寮以夙会兮,僉恭职而并迓。”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志铭》:“微言永谢,庶寮谁仰。”《清史稿·礼志七》:“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2).指一般官吏。《新五代史·杂传·裴皞》:“我见 桑公 於中书,庶寮也; 桑公 见我於私第,门生也。”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即使臣职居冗散,列在庶僚,亦足以震耀一时,垂声千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张璁》:“ 璁 以庶僚,躐致宰相。”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庶”和“寮”字的成语,例如“庶几”、“寮寮”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庶寮,什么事情都不会做。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学成了庶寮,一点进步都没有。3. 高中生:这个考试成绩太差了,我真是个庶寮。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居然是个庶寮,不知道怎么能完成任务。
- 故事起源
- 庶寮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刘毅传》中,原文是“庶寮寮大臣,不足以称其才也”。这个故事中,刘毅给庙宇中的平民官员起了“庶寮”这个称号,用以讽刺他们的无能。从此以后,庶寮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平庸无能之人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庶寮这个词和庙宇中的平民官员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庙宇中的庶民官员无所作为、无能的样子,以此来记忆庶寮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庶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详细解释
- 庶寮由庶和寮两个词组成。庶寮一词原指庙宇中的平民官员,后来引申为指庸碌无能的人。成语中的庶寮形容那些缺乏才干、无所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