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春诵夏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具备多种才能和技能。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多才多艺,或者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 例句
- 1. 他不仅擅长绘画,还精通音乐和写作,真是春诵夏弦。2. 她不仅会弹钢琴,还会唱歌、跳舞,是一个真正的春诵夏弦的艺术家。
- 基本含义
- 春天吟诵,夏天弹奏琴弦。形容人才出众,多才多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杨洪基的音乐才华和他在音乐界的影响,以及其他多才多艺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不仅会做饭,还会唱歌跳舞,她真是春诵夏弦的妈妈。2. 初中生:他不仅擅长数学,还会弹吉他,是一个春诵夏弦的学生。3. 高中生:她不仅会写作,还会绘画和演奏乐器,是一个真正的春诵夏弦的艺术家。4. 大学生:他不仅在学业上成绩优秀,还在社团活动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是一个春诵夏弦的大学生。
- 故事起源
- 春诵夏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音乐家杨洪基。据说杨洪基是一位同时擅长吟诵和弹奏琴弦的音乐家,他在春天吟诵诗歌,夏天则以弹奏琴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他在两个不同的季节都能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所以人们用“春诵夏弦”来形容他多才多艺的才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春诵夏弦”与杨洪基这位音乐家的故事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杨洪基在春天吟诵诗歌,夏天弹奏琴弦的场景,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 词语结构
- 春诵夏弦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春诵”和“夏弦”作为动词,而“春”和“夏”则作为宾语。
- 词语解释
- chūn sòng xià xián ㄔㄨㄣ ㄙㄨㄙˋ ㄒㄧㄚˋ ㄒㄧㄢˊ
春诵夏弦(春誦夏弦|春誦夏絃)
亦作“ 春诵夏絃 ”。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 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本谓应按季节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后亦以泛指学习咏诵。《艺文类聚》卷十六引 南朝 梁 陆倕 《为豫章王庆太子出宫表》:“冬书秋记,夙表睿资;春诵夏絃,幼彰神度。”《北齐书·幼主纪》:“养德所履,异乎春诵夏弦。” 唐 刘禹锡 《许州文宣王新庙碑》:“入于门墙,如造 闕里 。春诵夏弦,载颺淑声。”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