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击鼓。《周礼·夏官·太仆》:“大丧,始崩,戒鼓,传达于四方。窆亦如之。” 郑玄 注:“戒鼓,击鼓以警众也。”《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既戒鼓而骇众,用牲可以已矣。” 俞樾 《群经平议·穀梁传》:“戒即击鼓之名,字亦作駴。”
- 基本含义
- 戒鼓是指停止击鼓,比喻停止行动或中断某种活动。
- 详细解释
- 戒鼓是由“戒”和“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戒”表示停止、中断,而“鼓”则代表击鼓的活动。戒鼓的含义是指停止击鼓,比喻停止行动或中断某种活动。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停止某种不良行为或停止进行某项活动。
- 使用场景
- 戒鼓这个成语常用于以下场景:1. 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停止某种不良行为,例如戒酒、戒烟等。2. 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停止进行某项活动,例如戒学、戒赌等。
- 故事起源
- 关于戒鼓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则与佛教有关的传说与之相关。相传古代有一位和尚,他非常喜欢敲击大鼓,每天都会在寺庙里敲鼓。但是,他的鼓声太过嘈杂,打扰了寺庙里其他修行的和尚们的安静。于是,和尚们决定劝告他戒除敲鼓的习惯,以保持寺庙的宁静。和尚最终接受了劝告,戒除了敲鼓的习惯,从此寺庙恢复了宁静。
- 词语结构
- 戒鼓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戒”是动词,意为停止、中断,“鼓”是宾语,指代击鼓的活动。
- 例句
- 1. 他戒鼓了,不再参与赌博活动。2. 这个团队决定戒鼓,停止进行无意义的讨论。
- 记忆技巧
- 记忆戒鼓这个成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将“戒”字与停止、中断的意思联系起来,将“鼓”字与击鼓的活动联系起来,形成成语的含义。2. 想象一个人在敲鼓,然后突然停止敲鼓,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戒鼓相关的成语,例如“戒备森严”、“戒惧如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决定戒鼓,不再玩电子游戏了。2. 初中生:为了保护视力,我决定戒鼓,不再长时间使用手机。3. 高中生:为了备战高考,我决定戒鼓,不再参加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