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钝汉的词语解释
钝汉的意思
拼音:dùn hàn    注音:ㄉㄨㄣˋ ㄏㄢˋ
基本解释

蠢人。 唐 卢仝 《扬州送伯龄过江》诗:“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新五代史·杂传·司空颋》:“ 彦 怒,推 正言 下榻,詬曰:‘钝汉辱我!’” 清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基本含义
指愚笨的人或不聪明的男子。
详细解释
钝汉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钝指愚笨,汉指男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思维迟钝、反应迟缓、不聪明的人。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智力低下、思维迟缓,或者在一些幽默场合中用于自嘲或调侃。
故事起源
钝汉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通过对汉字的组合和意义的理解形成的。
词语结构
成语“钝汉”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1. 他虽然是个钝汉,但是他的善良和勤奋让大家都喜欢他。2. 这个钝汉连最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真是让人无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男子在头脑中有一个闪电,而钝汉则是没有闪电,思维迟缓的形象。这样,通过对钝汉形象的印象,可以更好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愚夫愚妇”、“愚公移山”等,来扩大对智力和智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钝汉,数学题总是算不对。初中生:这个钝汉思维太慢了,没法和他讨论问题。高中生:他虽然是个钝汉,但是他的努力和毅力让他成功了。
(0)
诗文中出现“钝汉”的诗词

送李公洛游临武

岭梅潇菊两关情,岁晚江湖载酒行。

客路欲依严挺子,瘴乡已老少游兄。

瓦盆且话田家事,肉食谁通钝汉名。

惆怅韩张亭畔路,雪鞭风帽又东征。

(0)

念奴娇·其一再和

梦中忘却,已闲退、谏草犹藏怀袖。

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

秃似葫芦,辣于姜桂,衰飒同蒲柳。

没安顿处,不如归去丘首。

岁晚筋力都非,任空花眩眼,枯杨生肘。

客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

或号憨郎,或称钝汉,或自呼聱叟。

一篇齐物,读时咽以卮酒。

(0)

扬州送伯龄过江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0)

更衣台

仙人更委蜕,亦作姤衣观。

正法眼觑之,尸解犹钝汉

(0)

对月了残经赞

始见些儿光影,要了末后一段。

若是无门拳头,不打这般钝汉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九

今朝月半,见成公案。临济德山,犹是钝汉

灵隐恁么道,也是不著便。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