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发媿 ”。感到惭愧。 老舍 《全家福》第一幕:“我呀,并不比那时候街面上的任何人特别坏,可也不特别好,没作过对社会有好处的事!一想起来,我心里就发愧!”
- 基本含义
- 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 详细解释
- 发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包括“发”和“愧”两个字。发指发觉、发现,愧指羞愧、惭愧。结合在一起,发愧表示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 使用场景
- 发愧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不足而感到内疚和羞愧的心情。可以用于表达自责、懊悔和愧疚的情绪。
- 故事起源
- 发愧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其中有一段对话是:孟子问梁惠王:“王好学乎?”王回答说:“好学而不穷思,民何以堪?”孟子接着说:“请问王,王好仁义乎?”王回答说:“好仁义而不发愧,民何以堪?”这段对话表达了王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感到愧疚和内疚,以及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的决心。
- 词语结构
- 发愧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发”和宾语“愧”组成。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无能感到发愧。2. 她因为对朋友说了谎而感到发愧。3. 我们应该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发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发”和“愧”两个字分开记忆,然后联想“发觉”和“羞愧”的意思。也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故事情节,将自己因为某个不足而感到羞愧的场景和感受描绘出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发愧相关的成语,如“发人深省”、“发扬光大”等,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考试没有认真复习而感到发愧。2. 初中生:他因为对父母说谎而感到发愧。3. 高中生:我因为没有尽力帮助朋友而感到发愧。4. 大学生:她因为在比赛中作弊而感到发愧。5. 成年人:我因为对自己的懒惰而感到发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