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多方共同面临某种不足的情况,强调共同的困境或共同的责任。
- 例句
- 1.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共少经验和资源。2. 这个项目需要多方共同合作,因为我们共少人手和资金。3. 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共少了决心和勇气。
- 基本含义
- 共同缺少、共同不足
- 基本解释
共享少许东西,谓上下同甘苦。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 仇兆鳌 注:“《北齐书》: 兰陵王 长恭 为将,每得一瓜,必与将士共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不足、困境相关的成语,如“穷困潦倒”、“水深火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共少了足球,不能踢比赛了。2. 初中生:在环保方面,我们共少了环保意识和行动。3. 高中生:面对升学压力,我们共少了自信和明确的目标。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宣公问公族中的贤人公叔文子:“吾欲以其国取乎?”公叔文子回答说:“共少之。”意思是说只要齐国和其他国家共同面临困境,齐国就可以借机夺取他们的土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共少”理解为多方共同面临困境的象征,可以联想到“共同缺少”或“共同不足”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共为主语,少为谓语。
- 详细解释
- 指在某种情况下,多方共同缺少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