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审量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务时要慎重考虑,不轻易下决定。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 例句
- 1. 在做重要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充分审量各种因素。2. 他在工作中总是能够审量轻重缓急,做出明智的决策。
- 基本含义
- 审查、权衡事物的轻重缓急。
- 基本解释
考察衡量;估量。《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弃忘旧恶,宽和羣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审量事势,乘时逐利,可入则四道一时俱发。” 清 蒋士铨 《空谷香·饮刃》:“你纵然不爱穿喫,我家大爷是一个豪华公子,难道不比那穷秀才风流些?你也该审量审量。”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决策、权衡相关的成语,如“权衡轻重”、“审时度势”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在写作文之前审量好每个段落的内容。中学生:选课时要审量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们需要审量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就业前景。成年人:买房子是一件大事,要审量好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决策。
-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故事中,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战争的关键时刻,项羽的军队围困了刘邦的军队。刘邦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他决定派人前去向项羽请降。刘邦的心腹大将韩信以为刘邦是想投降,劝他三思而后行。刘邦听后说:“我已经审量过了,这是保全自己的唯一办法。”最终,刘邦成功地逃脱了项羽的围困,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皇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审查”、“权衡”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在审查一份文件或者在进行权衡取舍的过程中,来强化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审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审”意为审查、审议,第二个字“量”意为权衡、衡量。审量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做决策或处理问题时进行审查和权衡,以确定事物的轻重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