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的蔑称。《宋书·沉昙庆传》:“时殿中员外将军 裴景仁 助戌 彭城 ,本傖人,多悉戎荒事。”《南史·褚彦回传》:“时傖人 常珍奇 与 薛安都 为逆,降叛非一。后又求降, 明帝 加以重位。”
(2).泛指村野之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苦芺》﹝集解﹞引 陶弘景 曰:“苦芺处处有之,傖人取茎生食之。” 林纾 《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
- 基本含义
- 指行为举止粗野、愚蠢、不知廉耻的人。
- 详细解释
- 伧人是由“伧”和“人”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伧”意为粗俗、愚蠢,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野、愚蠢。而“人”则表示这个词语指代的是一个人。因此,“伧人”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那些行为举止粗俗、愚蠢、不知廉耻的人。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那些言行举止不合礼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无礼、粗鲁的人,表达对其行为的不满或不赞同。
- 故事起源
- 目前尚未找到关于伧人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如果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将会补充在这里。
- 词语结构
- 伧人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举止粗俗无礼,完全是个伧人。2. 这个伧人居然公然无视法律,真是令人气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将“伧人”拆分成两个部分,“伧”和“人”,并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然后,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即指行为举止粗野、愚蠢、不知廉耻的人。可以通过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伧人行为相联系,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伧人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伧俗、伧夫俗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话声音大,像个伧人一样。2. 初中生:那个同学经常说粗话,真是个伧人。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真是太粗鲁了,完全是个伧人。4. 大学生:那个男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真是个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