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讼端的词语解释
讼端的意思
拼音:sòng duān    注音:ㄙㄨㄙˋ ㄉㄨㄢ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纠纷、争议的起因,用来指出问题的实质或根本原因。
例句
1. 这起纠纷的讼端在于双方对合同条款的解释。2. 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到讼端,找到问题的根源。
基本含义
指纷争或纠纷的起因和源头。
基本解释

诉讼之事端。 宋 吕陶 《奏乞放坊场欠钱状》:“或虚指债负,妄起讼端,横赖论索。” 元 张养浩 《牧民忠告·约束》:“诸吏曹勿使纵游民间,纳交富室,以泄官事,以来讼端,以啟倖门也。”《镜花缘》第十二回:“细访贵乡兴讼之由,始知其端不一:或因口角不睦,不能容忍;或因财产较量,以致相争。偶因一时尚气,鸣之於官,讼端既起,彼此控告无休。”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研究其他与纠纷、争议相关的成语,例如“龙争虎斗”、“尔虞我诈”等,以扩大词汇量和学习成语的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争吵是因为一块糖果,那块糖果就是他们的讼端。2. 初中生:这场纠纷的讼端在于他们对资源分配的不公平。3. 高中生:许多国际纠纷的讼端源于领土争端和利益冲突。
故事起源
《晋书·卫瓘传》中说,卫瓘为人刚直,为官清廉。有一次,他的下属王骧因私自占有国家财物而被控告。王骧为了逃避罪责,诬告卫瓘也参与了这起贪污案件。卫瓘坚决否认,并将此事告诉了上级。上级调查后发现了王骧的罪行,最终王骧被定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纠纷的起因往往是关键,要善于揭露真相。
记忆技巧
可以将“讼端”理解为“纠纷的根源”,将其与纠纷、争议相关的场景和故事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详细解释
讼,指诉讼、争议;端,指起源、根源。讼端意为纷争或纠纷的起因和源头。形容事情的真相或矛盾的根源。
(0)
诗文中出现“讼端”的诗词

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

从学晚闻道,谋官无见功。

早衰观水鉴,内热愧邻邦。

比邻有宗侯,治剧乃雍容。

摩手抚鳏寡,藁砧磔强梁。

桃李与荆棘,称物施露霜。

政经甚缜密,私不蚍蜉通。

吏舍无请赇,家有侯在堂。

府符下盐策,县官劝和羹。

作民敏风雨,令先诸邑行。

我居万夫上,阘惰世无双。

此邑宅岩岩,里中颇秦风。

翁媪无恙时,出分如峰房。

一钱气不直,白梃及父兄。

簪笔怀三尺,揖我谓我臧。

向来豪杰吏,治之以牛羊。

我不忍敌民,教养如儿甥。

荆鸡伏鹄卵,久望羽翼成。

讼端汹汹来,谕去稍听从。

尚馀租庸调,岁岁稽法程。

按图索家资,四壁达牖窗。

掩目鞭扑之,桁杨相推掁。

身欲免官去,驽马恋豆糠。

所以积廪盐,未使户得烹。

八月酾社酒,公私乐年登。

遣徒与会稽,而悉走荻篁。

吾惟不足遣,夙驾略我疆。

邑西軱戾地,是尝婴吾锋。

龈龁其强宗,彼乃可使令。

夙夜于远郊,草露沾帷裳。

入磴履虎尾,扪萝触虿芒。

借问夕何宿,烟边数峰横。

松竹不见天,蟠空作秋声。

谷鸟与溪濑,合弦琵琶筝。

税驾乱石间,岩寺鸣疏钟。

山农颇来服,见其父孙翁。

苦辞王赋迟,户户无积藏。

民病我亦病,呻吟达五更。

韵为诵书语,行歌类楚狂。

举鞭问嘉禾,秣马可及城。

惜哉忧城旦,不得对榻床。

洒笔付飞鸟,北风吹报章。

书回银钩壮,句与麝煤香。

浮蛆拨官醅,倾壶嫩鹅黄。

山气常蓊㔩,此物可屡觞。

蓣药割紫藤,开笼喜手封。

味温颇宜人,芼以石饴姜。

举杯引药糜,咏诗对寒江。

寄声甚劳苦,相思秋月明。

我邑万户乡,其民资嚚凶。

欲割以寿公,使之承化光。

反以来寿我,中有吞舟鲸。

铜墨俱王命,职思慰孤茕。

何时赌一掷,烧烛咒明琼。

(0)

谕邻人三首·其二

相攻本出忿与疑,能不终讼固已奇。

讼端可窒君试思,岁时邻里相谐嬉。

(0)

义役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

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

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

富者产日聚,贫者税不㨏。

懦者畏如鼠,强者虎而翰。

选以流水法,物力匪一般。

否则白脚差,又有丁户单。

龉龃常不齐,可充凡若干。

今之凫鹜辈,舞文过于残。

往往凭一纸,火急追至官。

曰汝充保副,诘奸不停鞍。

曰汝任户长,催科不容餐。

稍或稽听命,怒诃裂巾冠。

长官一不察,扬波助其澜。

箠械微完肤,路行为悲酸。

平民如冤苦,回睇生理乾。

事势不获已,交兴争讼端

甲寻乙之后,乙搜甲之瘢。

碎家犹未平,宁复生聚欢。

仁人一动心,不作秦越看。

奏曰举义役,少舒民力刓。

而我贤令尹,风流谢家兰。

和气春可掬,冰壶照人寒。

一班试政事,暂辍登金鸾。

譬如奏庖刀,所至悉髀髋。

黄童共白叟,环坐相团圞。

不图见良法,喧哗绝愁叹。

顾愚庸且陋,末学事邯郸。

所恨乏良策,持以贽识韩。

一部淳熙书,井井不可刊。

更观义役行,始自陈淳安。

(0)

读钓台集

子陵遁世士,因乱在齐邦。

羊裘物色中,三徵往帝乡。

傲睨帝王尊,唾视名利场。

辞荣良足钦,适用非所长。

观其卧床对,岂不由衷肠。

愿从巢父流,接迹颍水阳。

诏许放还山,于焉渔且耕。

君臣义交尽,故旧情靡忘。

希文守兹郡,披榛吊颓荒。

饰词荐蘋藻,伐石铭文章。

节礼两言立,日月可争光。

如规莫加圆,如矩莫加方。

后贤务新奇,论议太低昂。

遂令礼贤举,造化聚讼端

唯陵固汉人,清节起东京。

况之三代士,斯言殊未当。

逝者如有闻,应亦以为平。

遥遥望云山,永言多慨慷。

(0)

师山即事

海外新沙井字格,万条沟水万条陌。

芦花满目太苍茫,百载桑田地初辟。

水中筑屋类浮舟,芦壁茅堂环小沟。

沟外锄田田护宅,星分棋布大荒陬。

一日双餐麦糜食,高梁黍稷并相餩。

莫嫌粗粝难下咽,力倍南人健脚力。

奔腾掀播独轮车,愁煞相冲误堕渠。

晴日骄阳忧太酷,阴云又虑湿尘袪。

民心狉獉能知辱,士好廉隅多款曲。

尚气每多成讼端,破家毁宅连亲属。

吾家泛宅一逾年,初喜民情弱可怜。

黑夜鸣锣阻捐产,温纯风俗亦移迁。

(0)

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

从学晚闻道,谋官无见功。
早衰观水鉴,内热愧邻邦。
比邻有宗侯,治剧乃雍容。
摩手抚鳏寡,蒿碪磔强梁。
桃李与荆棘,称物施露霜。
政经甚缜密,私不蚍蜉通。
吏舍无请赇,家有侯在堂。
府符下盐策,县官劝和羹。
作民敏风雨,令先诸邑行。
我居万夫上,闒惰世无双。
此邑宅岩岩,里中颇秦风。
翁媪无恙时,出分如峰房。
一钱气不直,白梃及父兄。
簪笔怀三尺,揖我谓我臧。
向来豪杰吏,治之以牛羊。
我不忍敌民,教养如儿甥。
荆鸡伏鹄卵,久望羽翼成。
讼端凶凶来,谕去稍听从。
尚余租庸调,岁岁稽法程。
按图索家资,四壁达牖窗。
揜目鞭扑之,桁杨相推掁。
身欲免官去,驽马恋豆糠。
所以积廪盐,未使户得烹。
八月酾社酒,公私乐年登。
遣徒与会稽,而悉走荻篁。
吾惟不足遣,夙驾略我疆。
邑西軱戾地,是尝婴吾锋。
龈齕其强宗,彼乃可使令。
夙夜于远郊,草露沾帷裳。
入磴履虎尾,扪萝触虿芒。
借问夕何宿,烟边数峰横。
松竹不见天,蟠空作秋声。
谷鸟与溪濑,合弦琵琶筝。
税驾乱石间,岩寺鸣疏钟。
山农颇来服,见其父孙翁。
苦辞王赋迟,户户无积藏。
民病我亦病,呻吟达五更。
韵为诵书语,行歌类楚狂。
举鞭问嘉禾,秣马可及城。
惜哉忧城旦,不得对榻床。
洒笔付飞鸟,北风吹报章。
书回银钩壮,句与麝煤香。
浮蛆拨官醅,倾壶嫩鹅黄。
山气常蓊(外勹内盍),此物可屡觞。
蓣药割紫藤,开笼喜手封。
味温颇宜人,芼以石饴姜。
举杯引药糜,咏诗对寒江。
寄声甚劳苦,相思秋月明。
我邑万户乡,其民资嚚凶。
欲割以寿公,使之承化光。
反以来寿我,中有吞舟鲸。
铜墨俱王命,职思慰孤惸。
何时赌一掷,烧烛咒明琼。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